[ jí ]
读音:jí
拼音:ji
简繁:籍
五笔:TDIJ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TDIJ
笔画:20画
吉凶:吉
仓颉:HQDA
结构:上下
郑码:MCEK
四角:88961
区位:2814
统一码:7C4D
异体字:?
英汉互译:record,register,list,census
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横、横、竖、撇、点、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35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275 |
内容来源于:www.xs27.cn
籍姓主要源自:姬姓。
籍(Jí)姓源出有二:
出自姬姓
以官职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公族叫作伯厣的,是晋襄公的孙子(一说是晋国大夫荀林父的孙子),在朝廷里面专门负责管理晋国典籍的事情。伯厣的学问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为姓氏,称为籍氏,是今天籍姓的起源。
以地名为氏
春秋时,卫国有籍圃、齐国有籍丘,住在那里的人以籍为氏。
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籍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公族叫作伯厣的,是晋襄公的孙子(一说是晋国大夫荀林父的孙子),在朝廷里面专门负责管理晋国典籍的事情。伯厣的学问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为姓氏,称为籍氏,是今天籍姓的起源。
目前,籍氏族人在国内的分布主要有:山西六千人左右、山东两千人左右、陕西三千人左右、河北三千人左右、河南五千人左右、北京一千人左右、天津两千人左右、东北三省三千人左右,其他在重庆、江苏(常州),以及福建、内蒙、新疆、青海、广东、台湾等省、市、自治区均有零星分布,总人口约四万两千人左右。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广平堂:以望立堂。
一、籍j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阜平,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高要、吴川等地均有。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于伯氏。晋大夫荀林父为中行伯,孙伯黡以王父字为伯氏。司晋之典籍,故亦谓之籍氏。”此以官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上邽有籍水;卫地有籍圃。或以地为氏。”望出广平。汉代有籍武、籍少公;明代有籍贯,茶陵知州;又有籍一科,嘉靖举人,任知县。
二、籍
籍姓分布:江苏武进、台湾、河北任邱、山西代县、辽宁大洼、阜新、安徽淮南、北京等地有此姓。
籍姓起源:
1、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孙伯黡,为伯氏,司晋之典籍,其后以官为氏。
2、汉时上邽有籍水(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卫地有籍圃。又,周置籍县,故治在今四川仁寿西北。或以水为氏,或以地为氏。
籍姓名人:
籍秦,晋上军司马。
郡望:广平。
变化:
1、一作藉。
2、晋大夫籍谈之后,至汉时裔孙籍环,因避项羽名改为席氏,见《尚友录》。
籍姓古代名人
籍淡春秋,晋国大夫(见下附录《数典忘祖》)。
籍孺西汉,大臣,籍孺和闳孺,本来都没有什么才能,只是以婉佞贵幸,公卿皆因关说。二人的际遇很受人羡慕,以至惠帝之时,为能获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带打扮上都向着他俩看齐,帽子上插着羽毛,脸上涂着脂粉。
籍馨芳明朝,著名孝子。他父亲去世后,他悲痛万分,便住在墓边,守孝三年。
籍福(生卒年待考),河北永年人。著名西汉时期权贵门客。籍福先后做过窦婴、田蚡的门客,是个有一些辩才的人。开始窦婴因为栗姬儿子刘荣被废了太子而推病不朝,隐居湖畔,劝说他出山的就是籍福。后来田蚡当了丞相得势后,籍福又到了田蚡家,并帮助田蚡到窦婴家要田,被灌夫痛骂为“势力小人”而赶出门。
籍谈春秋,晋国大夫。
籍偃春秋,晋国大夫。
籍秦周朝,晋国人,曾任上军司马。
籍姓近代名人
籍忠寅(1879~?),民国时有云南财政厅长、众议院议员。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广平堂:以望立堂。
一、籍j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阜平,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高要、吴川等地均有。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于伯氏。晋大夫荀林父为中行伯,孙伯黡以王父字为伯氏。司晋之典籍,故亦谓之籍氏。”此以官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上邽有籍水;卫地有籍圃。或以地为氏。”望出广平。汉代有籍武、籍少公;明代有籍贯,茶陵知州;又有籍一科,嘉靖举人,任知县。
二、籍
籍姓分布:江苏武进、台湾、河北任邱、山西代县、辽宁大洼、阜新、安徽淮南、北京等地有此姓。
籍姓起源:
1、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孙伯黡,为伯氏,司晋之典籍,其后以官为氏。
2、汉时上邽有籍水(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卫地有籍圃。又,周置籍县,故治在今四川仁寿西北。或以水为氏,或以地为氏。
籍姓名人:
籍秦,晋上军司马。
郡望:广平。
变化:
1、一作藉。
2、晋大夫籍谈之后,至汉时裔孙籍环,因避项羽名改为席氏,见《尚友录》。
一、籍j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阜平,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高要、吴川等地均有。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于伯氏。晋大夫荀林父为中行伯,孙伯黡以王父字为伯氏。司晋之典籍,故亦谓之籍氏。”此以官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上邽有籍水;卫地有籍圃。或以地为氏。”望出广平。汉代有籍武、籍少公;明代有籍贯,茶陵知州;又有籍一科,嘉靖举人,任知县。
二、籍
籍姓分布:江苏武进、台湾、河北任邱、山西代县、辽宁大洼、阜新、安徽淮南、北京等地有此姓。
籍姓起源:
1、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孙伯黡,为伯氏,司晋之典籍,其后以官为氏。
2、汉时上邽有籍水(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卫地有籍圃。又,周置籍县,故治在今四川仁寿西北。或以水为氏,或以地为氏。
籍姓名人:
籍秦,晋上军司马。
郡望:广平。
变化:
1、一作藉。
2、晋大夫籍谈之后,至汉时裔孙籍环,因避项羽名改为席氏,见《尚友录》。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广平堂:以望立堂。
一、籍j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阜平,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高要、吴川等地均有。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于伯氏。晋大夫荀林父为中行伯,孙伯黡以王父字为伯氏。司晋之典籍,故亦谓之籍氏。”此以官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上邽有籍水;卫地有籍圃。或以地为氏。”望出广平。汉代有籍武、籍少公;明代有籍贯,茶陵知州;又有籍一科,嘉靖举人,任知县。
二、籍
籍姓分布:江苏武进、台湾、河北任邱、山西代县、辽宁大洼、阜新、安徽淮南、北京等地有此姓。
籍姓起源:
1、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孙伯黡,为伯氏,司晋之典籍,其后以官为氏。
2、汉时上邽有籍水(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卫地有籍圃。又,周置籍县,故治在今四川仁寿西北。或以水为氏,或以地为氏。
籍姓名人:
籍秦,晋上军司马。
郡望:广平。
变化:
1、一作藉。
2、晋大夫籍谈之后,至汉时裔孙籍环,因避项羽名改为席氏,见《尚友录》。
其他姓氏
[ 籍 ]字的同音字 - [ ji ]
[ 籍 ]的同部首字 - [ 竹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