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学生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kuāng ]

读音:kuāng

拼音:kuang

简繁:匡

五笔:AGD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AGD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SMG

结构:半包围

郑码:HCVV

四角:71711

区位:3179

统一码:5321

异体字:匩,?,框,眶,筐

英汉互译:correct,restore,revise

笔顺:横、横、横、竖、横、竖折/竖弯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612018年2014年
2013年2602007年2006年248
1995年2681987年2801982年321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53

内容来源于:www.xs27.cn

匡姓的来源

匡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3位。在2013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59位。主要起源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匡国,故址在匡山脚下,汉朝时期称广济,即今湖北省黄冈地区的武穴市一带。而后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之家臣句须,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其后代有汉朝丞相匡衡。

匡姓源出有:

匡姓起源一

源于上古匡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商王沃丁封其子羊于一个叫匡国的部落(今湖北省东部大别山西),建立侯国,是为匡侯。

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匡国,故址在匡山脚下,汉朝时期称广济,即今湖北省黄冈地区的武穴市一带。

周武王灭商时,古匡国亦被灭亡,故匡侯的王族后裔匡俗兄弟七人迁居于庐山(今江西九江庐山南障山),结庐而居。在匡俗兄弟七人的后裔子孙中,多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匡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庐山匡氏,也是史籍中最早出现的匡氏族人。在大别山地区、江西大部、湖北中东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湖南大部、四川东部、很多匡姓家族和以匡字命名的,比如匡寨、匡家庄、匡营子、匡河乡等等,但是民间大多都是念piang,近代该支匡氏正确读音作kuāng。

匡姓起源二

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之家臣句须,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有个家臣名叫句须,后出任匡邑宰(今河南新乡长垣西南部,一说今山东济宁邹城匡庄),即为匡邑的最高行政长官,史称其为匡句须。传到句须的孙子,便以祖父居官地名为姓氏,称匡氏。到了北宋初年,匡氏族人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名讳,皆改匡氏为主氏。到了宋政和年间,宋徽宗赵佶认为民间百姓中竟然有“主”氏,甚为不妥,遂又下令所有的主氏皆改为康氏,是为湖南濛衡康氏。

北宋王朝灭亡以后,有的康氏族人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匡氏源流记载于湖南衡山《濛衡康氏十修族谱》中。今匡氏族人大多尊奉匡句须为得姓始祖。其后代有汉朝丞相匡衡。

匡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匡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初期,郑国有个邑地称匡邑,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的扶沟县,其时在当地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匡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匡氏。该支匡氏正确读音作kuāng。

匡姓起源四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魏国匡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魏国亦有匡邑(河南省睢县西),当地居民,多以邑名“匡”为姓,也称匡氏。到北宋初年,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姓为主姓。政和年间朝廷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主姓改为康姓。北宋以后,有的康姓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

匡姓起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巫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巫匡,亦称巫㑌、巫尩,也就是巫医,是商、周时期专门治疗疑难杂症的巫师。在巫匡、巫㑌、巫尩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巫匡氏、巫㑌氏、巫尩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匡氏、㑌氏、尩氏、巫氏等,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匡氏正确读音作wāng。

匡姓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匡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匡人,是西周初期周武王亲自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以法匡正诸侯”,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匡人之下配属有司匡中士、司匡正史、司匡下士等官吏。

在匡人、司匡中士、司匡正史、司匡下士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匡人氏、司匡氏,再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匡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匡氏正确读音作kuāng。

匡姓起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卝人,亦称丱人、眻人,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特别行业官称,专职掌管采矿事务,后世干脆白称其为“矿人”,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卝人之职,其实在殷商时期即有,其时称作“司货”,到西周时期按其职能改称为“卝人”,春秋中期改称为“矿人”。在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卝人氏、丱人氏、矿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卝氏、丱氏、眻氏、矿氏等,再后有取谐音汉字为匡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匡氏最早将读音作kuàng。

匡姓起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塔喇氏,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

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塔喇氏族人数量庞大,后多冠汉姓为匡氏、白氏、唐氏等,今全国各地皆有分布。

满族、锡伯族匡氏,读音皆作kuāng。

历史上匡姓的迁徙与分布

明朝时,匡姓大约有1万2干人。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湖北、江西、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山东为匡姓第一大省,占匡姓总人口的29%。

当代匡姓的分布与图谱

匡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当代匡姓的人口大约有30万,为第二百四十八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4%。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河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四川、山东,这8省大约占匡姓总人口的96%。湖南为当代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匡姓总人口的36%。匡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鄂渝黔桂、粤赣大部、福建西部、安徽西、南、江苏中、南、山东东、南、河南西、南、陕西东、南、甘肃东部、宁夏、四川东部、云南东段和西部、黑龙江、吉林北段、内蒙古东北,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3%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6.8%,居住了大约73%的匡姓人群。在吉林大部、辽宁南端、山东中部、苏皖大部、上海、浙江西部、江西东北、福建东部、广东南端、海南北段、云南中部、四川大部、甘肃南部、陕西中部、河南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3%一0.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8%,居住了大约20%的匡姓人群。

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山东省的鄄城县、临沂市郯城县、日照市东港区、青岛市胶州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双峰县、醴陵市、常德市石门县、益阳市南县、娄底市、永州市宁远县、洞口县、衡阳祁东县、祁东县、隆回县、武冈市、耒阳市、郴州市桂阳县,四川省的安岳县、泸州市合江县、巴中市、遂宁市射洪县,遂宁市大英县、安岳县、自贡市富顺县,江苏省的徐州市丰县、盐城市建湖县、江都市、泰兴市,云南省的龙陵县,辽宁省的大连市瓦房店,河南省的长恒县、信阳市、南阳市新野县,江西省的吉安市吉水县、泰和县、九江市修水县、丰城县,黑龙江省的大庆市、佳木斯市,湖北省的汉川市、监利县、黄陂市、潜江市,河北省的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光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市,陕西省的镇安县,贵州省的思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清河县,台湾省,缅甸,泰国等地,均有匡氏族人分布。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任城:任城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我国最早风姓古国之一。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时期为仍国,周朝时期为任国、邿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时期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置为任城郡。西晋时期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戊戌,公元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丙子,公元556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时期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时期的后周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国时期金海陵王天德二年(庚午,公元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朝时期,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明朝初期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废,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复为直隶州。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之后,废除封建帝制,在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置济宁县,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月设伪济宁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将城区划出设立济宁市;8月,将济宁县北部四个区划出,新建济北县。1949年9月,济宁县并入嘉祥县,划建济宁市。1951年2月,将济北县改称济宁县。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市郊区。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全名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太原堂:以望立堂。

晋阳堂:以望立堂。

任城堂:以望立堂,亦称仍国堂、任国堂、邿国堂、济宁堂。

凿壁堂:汉朝匡衡,幼时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所以又称“乐安堂”。

乐安堂:同凿壁堂。

敦睦堂

解颐堂

佑启堂

培本堂

太和堂

经畲堂

匡家堂

敦厚堂

一本堂:江西濛潭匡易康氏

崇本堂:江西分宜花园匡易康氏

一、kuā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固安,山东之龙口、昌乐、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峡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土家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鲁匡邑宰匡句须之后。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亦属卫。又,疑鲁别有匡邑。”

2、《中国姓氏大全》称:“周代郑国有匡邑(今河南扶沟西南);卫国亦有匡邑(今河南睢县西),当以邑为氏。”

3、《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和间以民姓主为嫌,又改为康氏。一云改为羌氏。望出晋阳。”战国时有匡章;汉代有匡衡;南齐有匡昕;元代有匡才;明代有匡福,又有匡如桐;清代有匡辅之。

二、qiǎng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南之新邵有分布。疑其标音有误,姑收录。《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俱载,音kuāng,亦为现行姓氏。

三、

匡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

匡姓起源:

1、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氏焉,见《风俗通》。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2、春秋时卫国匡邑。或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30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

4、蒙古族姓。

匡姓名人:

匡衡,汉时太子少傅,封乐安侯。

郡望:晋阳。

变化:亦作〔邼〕。

2、宋时避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匡为主氏,政和年间,官文书中不得以主作为姓,又改为康氏。一说,改为羌氏。

匡姓历史名人

匡姓古代名人

匡章战国,齐将领。又叫章子、匡子。齐威王时曾率军击退秦国进攻。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派他率“五都之兵”和北地之众攻燕,攻入燕都蓟城,杀子之和燕王哙。齐军因行为残暴被迫撤走。前312年秦军侵齐,打到濮水,齐将声子被俘,他败走。湣王即位,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他率军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是战国时代唯一一位在强秦崛起后能够攻破秦国函谷关的东方名将,他死后,新一代名将白起闪亮登场,六国再无机会。

匡衡西汉,经学家。字稚圭,东海承县人。出身农家,少年好学,世传其凿壁偷光故事。精明博识,为众学者佩服。但因宣帝不喜儒术,仅官至太常掌故,补平原文学。元帝后,遂为博士、给事中,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又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前36年,代韦玄为丞相,封乐安侯。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官吏腐败,主张整治吏制,举贤良,罢奸佞,崇尚仁义礼让。后因兼并土地及奏劾中书令石显事被免为庶人,卒于家。

匡咸西汉,东海承人。匡衡之子。因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为左冯翊。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匡昕南朝,庐陵人。著名齐国大孝子。性至孝,母病亡多日,其泣哭哀号,母竟苏醒,时人以为孝感所致。

匡才金元,邳州人。著名金、元期间将领。原仕金为武略将军、邳徐兵马都巡使。金国灭亡后,率部降蒙古,守邳境。后领军攻宋,破五城,授沂邳东河监军,进沂邳东河元帅兼建武军节度副使。后宋朝大军大入境,匡才战死。

匡福明初,山东胶州人。著名将领。元朝时期曾任河南行省参政,后投靠朱元璋,为骑尉,从征战,守东海,击倭有功,授武德将军,世守胶东。

匡翼之明朝,山东胶州千户所人(今江苏赣榆)。著名明朝大臣。明成化年间进士,巡按贵州,授南京御史,改北京御史,奉旨清理陕西军政,除积弊。他弹劾不避权贵,忤刘瑾,出为四川副使,孤身舌战,平息少数民族起义,官终广东按察使。

匡姓近代名人

匡源清朝(1815―1881),清臣、学者。字木如,号鹤泉,胶州郭家庄人。清道光进士,继任翰林院编修,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1858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1862年任随称赞襄政务大臣,咸丰帝病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慈棺罢匡源官,匡迁居济南。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历时十七年。其著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名山卧游录》、《奏议存稿》等。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任城:任城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我国最早风姓古国之一。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时期为仍国,周朝时期为任国、邿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时期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置为任城郡。西晋时期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戊戌,公元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丙子,公元556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时期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时期的后周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国时期金海陵王天德二年(庚午,公元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朝时期,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明朝初期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废,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复为直隶州。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之后,废除封建帝制,在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置济宁县,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月设伪济宁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将城区划出设立济宁市;8月,将济宁县北部四个区划出,新建济北县。1949年9月,济宁县并入嘉祥县,划建济宁市。1951年2月,将济北县改称济宁县。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市郊区。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全名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太原堂:以望立堂。

晋阳堂:以望立堂。

任城堂:以望立堂,亦称仍国堂、任国堂、邿国堂、济宁堂。

凿壁堂:汉朝匡衡,幼时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所以又称“乐安堂”。

乐安堂:同凿壁堂。

敦睦堂

解颐堂

佑启堂

培本堂

太和堂

经畲堂

匡家堂

敦厚堂

一本堂:江西濛潭匡易康氏

崇本堂:江西分宜花园匡易康氏

一、kuā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固安,山东之龙口、昌乐、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峡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土家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鲁匡邑宰匡句须之后。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亦属卫。又,疑鲁别有匡邑。”

2、《中国姓氏大全》称:“周代郑国有匡邑(今河南扶沟西南);卫国亦有匡邑(今河南睢县西),当以邑为氏。”

3、《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和间以民姓主为嫌,又改为康氏。一云改为羌氏。望出晋阳。”战国时有匡章;汉代有匡衡;南齐有匡昕;元代有匡才;明代有匡福,又有匡如桐;清代有匡辅之。

二、qiǎng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南之新邵有分布。疑其标音有误,姑收录。《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俱载,音kuāng,亦为现行姓氏。

三、

匡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

匡姓起源:

1、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氏焉,见《风俗通》。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2、春秋时卫国匡邑。或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30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

4、蒙古族姓。

匡姓名人:

匡衡,汉时太子少傅,封乐安侯。

郡望:晋阳。

变化:亦作〔邼〕。

2、宋时避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匡为主氏,政和年间,官文书中不得以主作为姓,又改为康氏。一说,改为羌氏。

姓氏源流

一、kuā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固安,山东之龙口、昌乐、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峡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土家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鲁匡邑宰匡句须之后。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亦属卫。又,疑鲁别有匡邑。”

2、《中国姓氏大全》称:“周代郑国有匡邑(今河南扶沟西南);卫国亦有匡邑(今河南睢县西),当以邑为氏。”

3、《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和间以民姓主为嫌,又改为康氏。一云改为羌氏。望出晋阳。”战国时有匡章;汉代有匡衡;南齐有匡昕;元代有匡才;明代有匡福,又有匡如桐;清代有匡辅之。

二、qiǎng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南之新邵有分布。疑其标音有误,姑收录。《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俱载,音kuāng,亦为现行姓氏。

三、

匡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

匡姓起源:

1、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氏焉,见《风俗通》。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2、春秋时卫国匡邑。或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30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

4、蒙古族姓。

匡姓名人:

匡衡,汉时太子少傅,封乐安侯。

郡望:晋阳。

变化:亦作〔邼〕。

2、宋时避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匡为主氏,政和年间,官文书中不得以主作为姓,又改为康氏。一说,改为羌氏。

堂号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任城:任城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我国最早风姓古国之一。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时期为仍国,周朝时期为任国、邿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时期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置为任城郡。西晋时期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戊戌,公元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丙子,公元556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时期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时期的后周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国时期金海陵王天德二年(庚午,公元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朝时期,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明朝初期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废,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复为直隶州。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之后,废除封建帝制,在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置济宁县,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月设伪济宁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将城区划出设立济宁市;8月,将济宁县北部四个区划出,新建济北县。1949年9月,济宁县并入嘉祥县,划建济宁市。1951年2月,将济北县改称济宁县。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市郊区。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全名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太原堂:以望立堂。

晋阳堂:以望立堂。

任城堂:以望立堂,亦称仍国堂、任国堂、邿国堂、济宁堂。

凿壁堂:汉朝匡衡,幼时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所以又称“乐安堂”。

乐安堂:同凿壁堂。

敦睦堂

解颐堂

佑启堂

培本堂

太和堂

经畲堂

匡家堂

敦厚堂

一本堂:江西濛潭匡易康氏

崇本堂:江西分宜花园匡易康氏

一、kuā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固安,山东之龙口、昌乐、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峡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土家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鲁匡邑宰匡句须之后。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亦属卫。又,疑鲁别有匡邑。”

2、《中国姓氏大全》称:“周代郑国有匡邑(今河南扶沟西南);卫国亦有匡邑(今河南睢县西),当以邑为氏。”

3、《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和间以民姓主为嫌,又改为康氏。一云改为羌氏。望出晋阳。”战国时有匡章;汉代有匡衡;南齐有匡昕;元代有匡才;明代有匡福,又有匡如桐;清代有匡辅之。

二、qiǎng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南之新邵有分布。疑其标音有误,姑收录。《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俱载,音kuāng,亦为现行姓氏。

三、

匡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

匡姓起源:

1、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氏焉,见《风俗通》。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2、春秋时卫国匡邑。或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30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

4、蒙古族姓。

匡姓名人:

匡衡,汉时太子少傅,封乐安侯。

郡望:晋阳。

变化:亦作〔邼〕。

2、宋时避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匡为主氏,政和年间,官文书中不得以主作为姓,又改为康氏。一说,改为羌氏。

[ 匡 ]的同部首字 - [ 匚 ]

[ 匡 ]字的同笔画 - [ 6 ]


匡姓,匡姓怎么念,匡姓的来源,匡姓历史名人,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bjx/kuang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