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ò ]
读音:mò
拼音:mo
简繁:默
五笔:LFOD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LFOD
笔画:16画
吉凶:吉
仓颉:WFIK
结构:左右
郑码:LKGS
四角:63384
区位:3612
统一码:9ED8
异体字:墨,㱄,嘿,黙,?,?
英汉互译:silent,quiet,still,dark
笔顺: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提、点、点、点、点、横、撇、捺、点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006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xs27.cn
默姓主要源自:姜姓。
默姓默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夏王朝大禹之臣姜怡,属于以封邑称号为氏。在史籍《三皇本纪》中记载:“神农氏,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这在史籍《路史·后纪四》中也有记载:“黄帝封参卢于‘路’,亦作‘露’。伊、列、舟、骀、淳、戏、怡、向、州、薄、甘、隋、纪,皆姜国也。禹有天下,封怡以绍烈山,是为默台。”大禹建立夏王朝后,赐封手下大臣姜怡至绍烈山(今湖北随州),时称“默山”。
在姜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怡氏,亦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绍氏、烈氏、历氏、默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默姓默姓起源二
源于突厥族,出自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该支默氏,源出黑氏。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创立汗国,创立者是出身于黄姓突厥部的鸟质勒、娑葛父子。鸟质勒是欧洲人种,他们在接受唐朝册封后,独力击败东突厥,光复了碎叶。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娑葛殉难,突骑施汗国曾一度出现极大混乱。突厥的另外两个部,车鼻师部和处木昆部,都是黑氏氏族,蒙古人种,其中的黠戛斯部落中再分为赤、黑两氏,赤氏(赤发蓝瞳)为正统嫡传,黑氏(黑发黑瞳)则多被认为是前汉朝大将李陵的后裔。
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出身于黑氏突厥部的黠戛斯·苏禄自立可汗,唐朝政府加速了结好苏禄可汗的各项政治步骤,包括招收以黑氏突厥部为核心的苏禄汗国学子入唐学习,加强两国商品交换与贸易等。
在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李隆基诏见了在唐学习的苏禄汗国学子,予以嘉勉,并按其部族原称谓,赐其为汉姓黑氏。该批学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皇赐姓为姓氏,称黑氏,是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传说,该支黑氏家族曾出一达官贵人,因刚直不阿而得罪当朝获罪,被灭九族。有友人见怜,从中帮忙,两个二幼子得以逃脱,遂改姓为默氏。其二子为保留血脉,一留北方,一留南方。北方即在今天河北省的新乐县一带,南方则在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一带。
默姓默姓起源三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东突厥汗国的可汗阿史那·默啜,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武则天握唐后,给周边各部族的入掠以可乘之机。东突厥汗国的阿史那·默啜则依靠其骑兵集团的优势,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的特长,在唐延载元年~唐开元四年(公元694~716年)间,不断出掠获胜,对唐廷造成较大的威胁。武则天曾联合阿史那·默啜击败契丹,后在阿史那·默啜的大规模进攻下,又忍辱答应其苛求。待唐中宗复位后,采取战略切割的方法,在内蒙古黄河弯曲段以北构筑三城,控制了东突厥的集结地域,有效地遏止了阿史那·默啜的进攻。到唐玄宗时期,唐王朝权衡周边形势,为确保对西方吐蕃发动攻势,对阿史那·默啜实行了加强防御、侍机击破的战略,同时以外交手段相配合,逐渐削弱、孤立了阿史那·默啜的联盟势力,原先在武则天时期依附于东突厥汗国的西突厥各部落,先后脱离阿史那·默啜的控制复附唐朝。唐玄宗的分化瓦解政策,加速了东突厥汗国的没落。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农历6月,正当唐军一切准备妥当,准备大举进攻之东突厥汗国的时候,阿史那·默啜却回军率兵攻打位于新疆北部的铁勒部落拔曳固氏族,并将准备归附唐王朝的拔曳固氏族部落击溃。不料,却因阿史那·默啜恃胜轻归,不加防备,反而被拔曳固氏族的溃卒颉质略一举袭杀。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逝世后,东突厥汗国迅速衰落,其各部被唐王朝分化瓦解,大多被北庭都护汤嘉惠、左散骑常侍解琬等收编,首要皆迁于内地,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阿史那·默啜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默啜”之名谐音汉化为姓氏者,称默氏,世代相传至今。
默姓默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齐默特氏,源于元朝时期乞颜部其木德氏族,世居蒙古阿苏特游牧地喀尔沁、阿苏忒地区,即今内蒙古中部地区。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Cim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苏氏、默氏、齐氏、陈氏等。
②蒙古族土默特氏,世居中卫地区,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Tum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默氏、赵氏等。
③蒙古族步勒默齐特氏,亦称布尔哈齐特氏,世居察哈尔地区,即今河北省的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区。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Burhac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步氏、齐氏、默氏、莫氏。
④蒙古族来默氏,世居察哈尔,即今河北省的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区。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Laimo Hala。后多冠汉姓为赵氏、默氏、来氏等。
⑤蒙古族苏默尔氏,亦称舒穆尔氏、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黄山,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Sumir Hala。后冠汉姓为苏氏、默氏、莫氏、徐氏、舒氏等。
⑥蒙古族济勒默氏,全称为乌梁海济勒默氏,世居辽河、阿尔泰山、唐努山、黑龙江、西伯利亚等地。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gilmo Hala。所冠汉姓为吴氏、梁氏、海氏、默氏等。
⑦蒙古族伊图默氏,亦称伊图玛氏,世居科尔沁地区,即今吉林省科尔沁草原。后满族有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Itumo Hala,所冠汉姓为伊氏、默氏等。
默姓默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伊图默氏,亦称伊特木氏、宜特墨氏,满语为Item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哈达(今辽宁开原)等地区,所冠汉姓为伊氏、默氏、墨氏。
默姓默姓起源六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夏王朝大禹之臣姜怡,属于以封邑称号为氏。该支默氏就是墨氏。传说,上古时圣帝舜在位时,天下大水成灾,民众疾苦不堪。经四岳举荐,舜帝任命鲧为水正,负责治理水患。鲧采取堵塞之法,结果越堵水患越大,淹死了很多人。舜帝大怒之下依法杀了鲧,又改任鲧的儿子禹治水,那时禹只有十七岁。面对如此重任,禹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时,有一个叫墨如的人就向他建议,采取疏导之法。墨如,本为炎帝神农的后裔,人们皆知道他见多识广,因此他的建议使禹茅塞顿开,并拜墨如为师。经过连续十三年的艰苦努力,禹终于利用疏导之法平定了水患。因治水有功,舜后来把帝位传给了禹,史称大禹、夏禹。后来,大禹的儿子妫启继大禹为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封墨如的儿子胎初至孤竹(今河北卢龙),成为后世的孤竹国开国君主,胎初即以父亲名字中的“墨”为姓氏,人称其为“墨胎初”,其后裔子孙传下去即为“墨胎氏”,后在商王朝初期正式建立了孤竹国。
孤竹国王族中后有人因故增“犬”偏旁为默氏,与墨氏、竹氏、竺氏同宗同源。默氏族人大多尊奉墨如、墨胎初为得姓始祖。
默姓默姓起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先秦时期官吏默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默人,是古代的一种职业化侍卫的称谓,与其他侍卫不同者,是默人牵有凶悍的獒犬,以看管和护卫主人的府邸,并在主人狩猎之时协助捕猎。这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有注释:“默,以犬暂逐人也。”先秦时期,多有王公贵胄豢养有犬类以看家护院、纵犬行猎,默人一之时兴盛,并世代沿传。
在默人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职业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默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默氏,世代相传至今。
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二百二十四位,多以中山、曲阳为郡望。
今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新乐市、唐山市迁安市,山西省的晋中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北京市,江苏省的泰安市,海南省,台湾省等地,均有默氏族人分布。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阳曲郡: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定襄县。定襄地区位于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在春秋后期(庚申,公元前541年)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时期为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移阳曲于太原界,在阳曲故城置定襄县,属新兴郡(治段九在原,即今忻州市)。西晋时期,在定襄境西北置晋昌县,同属新兴郡;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定襄县与晋昌县同属晋昌郡。不久,晋昌郡复名新兴郡。北魏太武帝始光三年(丙寅,公元426年),蒲子县(原地在今陵县)侨置定襄境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丙戌,公元446年),并晋昌入定襄县。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己酉,公元529年),定襄县属永安郡(郡治在今定襄县城)。北齐武成帝时(公元562~564年),移平寇县(原地在今忻州市东十里)于定襄境内东南,后废定襄县和蒲子县。隋文帝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移平寇县于崞县;定襄县并入秀容县(今忻府区),属楼烦郡(治静乐,即今静乐县)。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此地为刘武周所辖。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唐复置定襄县,属忻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忻州为定襄县郡(治秀容),定襄仍属之。唐肃宗乾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改定襄郡为忻州,定襄县复属忻州。五代因之。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定襄入秀容县。宋哲宗元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安襄县,属忻州。金、元、明、清、定襄县均属忻州。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5月,定襄属雁门道(大同)。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裁道,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定襄县,属晋东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定襄县属北岳区第一行政区。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9月改属冀晋区第二专区。期间,定襄县级建置未变。10月,定襄与忻(东)县合并为忻定县,仍属冀晋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分置定襄县,隶属关系不变。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1月冀晋区改为北岳区,定襄属北岳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定襄改属晋中区第一专区。1949年8月,定襄划归山西省忻县专区。1959年1月,定襄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县政府驻忻县城,属晋北专区(专员公署驻大同)。1961年复置定襄县,属忻县专区(后改忻县地区)。1983年7月,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2001年忻州地区改设忻州市,定襄属于忻州市。2000年,定襄县辖三镇十二乡。
中山堂:以望立堂。
阳曲堂:以望立堂,亦称定襄堂。
一、默mò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省多此姓:太原、大同、临汾、朔州、忻州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唐代有默矩;宋代有默香;明代有默思道,陕西扶风县丞。
二、默
默姓分布:台湾台北、河北新乐、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默姓起源:见《姓苑》。
默姓名人:
默思道,明时新乐人,嘉靖中陕西扶风县丞。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阳曲郡: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定襄县。定襄地区位于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在春秋后期(庚申,公元前541年)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时期为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移阳曲于太原界,在阳曲故城置定襄县,属新兴郡(治段九在原,即今忻州市)。西晋时期,在定襄境西北置晋昌县,同属新兴郡;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定襄县与晋昌县同属晋昌郡。不久,晋昌郡复名新兴郡。北魏太武帝始光三年(丙寅,公元426年),蒲子县(原地在今陵县)侨置定襄境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丙戌,公元446年),并晋昌入定襄县。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己酉,公元529年),定襄县属永安郡(郡治在今定襄县城)。北齐武成帝时(公元562~564年),移平寇县(原地在今忻州市东十里)于定襄境内东南,后废定襄县和蒲子县。隋文帝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移平寇县于崞县;定襄县并入秀容县(今忻府区),属楼烦郡(治静乐,即今静乐县)。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此地为刘武周所辖。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唐复置定襄县,属忻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忻州为定襄县郡(治秀容),定襄仍属之。唐肃宗乾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改定襄郡为忻州,定襄县复属忻州。五代因之。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定襄入秀容县。宋哲宗元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安襄县,属忻州。金、元、明、清、定襄县均属忻州。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5月,定襄属雁门道(大同)。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裁道,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定襄县,属晋东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定襄县属北岳区第一行政区。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9月改属冀晋区第二专区。期间,定襄县级建置未变。10月,定襄与忻(东)县合并为忻定县,仍属冀晋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分置定襄县,隶属关系不变。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1月冀晋区改为北岳区,定襄属北岳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定襄改属晋中区第一专区。1949年8月,定襄划归山西省忻县专区。1959年1月,定襄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县政府驻忻县城,属晋北专区(专员公署驻大同)。1961年复置定襄县,属忻县专区(后改忻县地区)。1983年7月,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2001年忻州地区改设忻州市,定襄属于忻州市。2000年,定襄县辖三镇十二乡。
中山堂:以望立堂。
阳曲堂:以望立堂,亦称定襄堂。
一、默mò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省多此姓:太原、大同、临汾、朔州、忻州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唐代有默矩;宋代有默香;明代有默思道,陕西扶风县丞。
二、默
默姓分布:台湾台北、河北新乐、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默姓起源:见《姓苑》。
默姓名人:
默思道,明时新乐人,嘉靖中陕西扶风县丞。
一、默mò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省多此姓:太原、大同、临汾、朔州、忻州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唐代有默矩;宋代有默香;明代有默思道,陕西扶风县丞。
二、默
默姓分布:台湾台北、河北新乐、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默姓起源:见《姓苑》。
默姓名人:
默思道,明时新乐人,嘉靖中陕西扶风县丞。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阳曲郡: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定襄县。定襄地区位于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在春秋后期(庚申,公元前541年)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时期为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移阳曲于太原界,在阳曲故城置定襄县,属新兴郡(治段九在原,即今忻州市)。西晋时期,在定襄境西北置晋昌县,同属新兴郡;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定襄县与晋昌县同属晋昌郡。不久,晋昌郡复名新兴郡。北魏太武帝始光三年(丙寅,公元426年),蒲子县(原地在今陵县)侨置定襄境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丙戌,公元446年),并晋昌入定襄县。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己酉,公元529年),定襄县属永安郡(郡治在今定襄县城)。北齐武成帝时(公元562~564年),移平寇县(原地在今忻州市东十里)于定襄境内东南,后废定襄县和蒲子县。隋文帝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移平寇县于崞县;定襄县并入秀容县(今忻府区),属楼烦郡(治静乐,即今静乐县)。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此地为刘武周所辖。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唐复置定襄县,属忻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忻州为定襄县郡(治秀容),定襄仍属之。唐肃宗乾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改定襄郡为忻州,定襄县复属忻州。五代因之。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定襄入秀容县。宋哲宗元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安襄县,属忻州。金、元、明、清、定襄县均属忻州。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5月,定襄属雁门道(大同)。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裁道,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定襄县,属晋东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定襄县属北岳区第一行政区。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9月改属冀晋区第二专区。期间,定襄县级建置未变。10月,定襄与忻(东)县合并为忻定县,仍属冀晋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分置定襄县,隶属关系不变。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1月冀晋区改为北岳区,定襄属北岳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定襄改属晋中区第一专区。1949年8月,定襄划归山西省忻县专区。1959年1月,定襄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县政府驻忻县城,属晋北专区(专员公署驻大同)。1961年复置定襄县,属忻县专区(后改忻县地区)。1983年7月,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2001年忻州地区改设忻州市,定襄属于忻州市。2000年,定襄县辖三镇十二乡。
中山堂:以望立堂。
阳曲堂:以望立堂,亦称定襄堂。
一、默mò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省多此姓:太原、大同、临汾、朔州、忻州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唐代有默矩;宋代有默香;明代有默思道,陕西扶风县丞。
二、默
默姓分布:台湾台北、河北新乐、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默姓起源:见《姓苑》。
默姓名人:
默思道,明时新乐人,嘉靖中陕西扶风县丞。
其他姓氏
[ 默 ]字的同音字 - [ mo ]
[ 默 ]的同部首字 - [ 黑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