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ǐn ]
读音:yǐn
拼音:yin
简繁:尹
五笔:VTE
五行:土
部外:暂无
五笔:VTE
笔画:4画
吉凶:吉
仓颉:SK
结构:独体
郑码:XMA
四角:17507
区位:5092
统一码:5C39
异体字:?,?,?,?,?,?,?
英汉互译:govern,oversee,director
笔顺:横折、横、横、撇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76 | 2018年 | 76 | 2014年 | 73 |
2013年 | 79 | 2007年 | 75 | 2006年 | 95 |
1995年 | 93 | 1987年 | 91 | 1982年 | 101 |
明朝 | 87 | 元朝 | 无 | 宋朝 | 72 |
北宋 | 100 |
内容来源于:www.xs27.cn
尹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宋版《百家姓》中,尹姓排在第100位,占中国总人口的0.26%。
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尹姓居第91位,约有228万人。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含重庆)等省居多。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12%。
尹姓起源复杂,可以概括如下:
源流一:源于少昊,殷封尹城。
据唐代张九龄所撰谱牒《姓源韵谱》记载:“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子殷执掌工正,被封于尹城,后代子孙因此为氏。
唐代另一本谱学著作《元和姓纂》记载:“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少昊氏曾以“玄鸟”为图腾,这支起源也可理解为是以图腾立姓。
源流二:源于西周作册尹佚,官尹始祖。
尹佚,也称史佚,《清华简》记为“作册逸”,他曾经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且记录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尹佚之后,“作册尹”成为西周沿袭商朝所设的官僚机构,属于王宫内廷史官,负责为周天子起草文书,主持策命诸侯及卿大夫,兼任神职。在西周后期,作册尹通常称为“内史”,内史归属于太史寮,尹氏是太史寮的长官。西周灭亡后,跟随周平王东迁的尹氏获得了封邑,称“尹邑”(河南宜阳县),属周王朝的畿内国。公元前516年,尹国兵败灭亡,国人遂以“尹”为姓氏。
源流三:出自兮甲,以官为氏。
据《风俗通义》所载:兮甲,字伯吉甫,伯为长子,是周宣王的中兴大臣,周宣王在位期间,西北少数民族猃狁入侵,兮甲受命北伐,打败猃狁并反攻至太原,后来他又奉王命向淮夷征收赋税,由于兮甲的赫赫战功,文武兼备,周宣王封他为“师尹”,故世人称兮伯吉甫为“尹吉甫”。相传尹吉甫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湖北房县),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其后代以尹为氏,现今存世的文物“兮甲盘”亦描述了兮伯吉父的功绩。
源流四:出自少数民族汉化。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叶古禄特氏、音斋氏有的汉化尹姓;满族锡伯族章佳氏有汉化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均有
尹姓发源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秦汉时期,尹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东汉时有经学家尹敏,出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后人迁居河北,在隋唐时发展成宗族大户,故有河间郡。
两汉之际迁入江浙一带和贵州、广西等地,尹姓在贵州发展成大姓(龙、傅、尹、董四大姓)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天水、西州(今甘肃中部和西北部)一带尹姓成为当地大族,前秦、后凉、后秦等国均有尹姓任职,故有天水郡。
隋唐时,尹姓已遍布全国,冀州河间郡亦成为尹姓郡望。唐朝末年,尹京受朝廷委派,驻守衡山,封衡山伯,尹姓遂分布于湖南境内。
宋朝靖康之难,尹氏因为护驾南下有功,被封为东莞县令,促使尹氏族群移居东莞,香港尹氏多数源自这支分流。宋朝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铁骑的烽烟,北方士族纷纷往南迁徙,尹氏族人也在此时往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迁徙。
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尹氏由山东、山西迁徙到安徽、江西等地,此后又继续迁往湖南、湖北等省。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湖南、湖北尹氏又大批迁移四川、重庆等地。另有山东尹氏官员带领大批同姓官兵到北京抗击清兵,溃败后部分保留姓氏留下。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尹氏族人由山西大槐树、江西瓦窑屑等地徙于河南、河北、天津等因战乱而人口锐减的地区。
清代,有尹姓渡海入台,进而入居海外者。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燕喜堂:取自《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清风堂:“吉甫作诗,穆如清风”典故。
敦伦堂(灯笼堂):《孟子·滕文公上》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敦谓厚道,伦谓伦常,即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要亲善和睦。合淮尹氏以此为堂,体现儒学传统也!又曰灯笼,取自宅邸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威武的狮子两边开,忠厚家风之谐音也。
和靖堂:宋时尹焞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
一经堂: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自南昌过吉安到茶陵,茶陵富民尹彦德以酒肉迎师,彦德言家粟不乏,颜给军饷五日,留岳飞三日,离去时,岳飞语彦德,尔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光大其门。彦德拜而受赐,而辟堂以供子孙挟筴游息之所,堂名之曰:一经堂,盖取忠烈一经教子孙之义也。
文和堂:出自明尹直事典。尹直,成化年间担任兵部尚书。卒后,谥文和,后人遂以谥号为堂号。
忠孝堂:意忠孝之名为堂号。
一、尹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尹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尹姓古代名人
尹佚西周,西周册尹、史官
尹吉甫西周,周宣王中兴大臣,曾作《诗经·大雅·崧高》、《诗经·大雅·江汉》等。
尹珍东汉,荆州刺史,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
尹勋东汉,官至尚书令,曾上书为党锢解禁。
尹纬后秦,尚书仆射、长安令,谥曰忠成侯
尹夫人西凉,西凉国武昭王后,杰出的女政治家
尹思贞唐朝,官至工部尚书,以执法公正、清廉而著称
尹崇珂北宋,后周将领,参与了北宋平定荆湘、南汉的统一战争,终保信军节度使
尹继伦北宋,抗辽将领
尹洙北宋,散文家,有《河南先生集》传世
尹焞南宋,著有《论语解》、《和靖集》
尹玉南宋,随文天祥勤王赴援常州,战死于五牧。
尹凤明朝,嘉靖年间武举乡试第一、会试第一,连中三元
尹秉衡明朝,明朝武将
尹继善清朝,雍正、乾隆两朝名臣,谥“文端”
尹喜西周,天水人,周康王时尹喜為大夫。周昭王时為函谷关尹。著关尹子。
尹文齐国稷下名家学者,著有尹文子。
尹知章唐朝,国子博士,注解《管子》
尹志平金末元初,道教全真道掌门,师承丘处机。
尹会一清朝,乾隆时大臣
尹蕴1795-1850,越南阮朝人,阮朝名将
尹奎[1813-1878],(越南语:DoãnKhuê):越南阮朝人,
尹弩[1393-1439],(越南语:DoãnNỗ)(黎弩LêNỗ):越南后黎朝人
尹子思(越南语:DoãnTửTư):越南李朝人
尹姓近代名人
尹昌衡(1884—1953),1912年担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平定西藏叛乱
尹仲容(1903—1963),曾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台湾银行董事长,是50年代稳定台湾经济的关键人物,被誉为“台湾经济之父”。
尹林平(1908—1984),曾任中共广东东江纵队政委,广东人民抗日斗争领导人之一
尹桂芳(1919—2000),越剧表演艺术家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燕喜堂:取自《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清风堂:“吉甫作诗,穆如清风”典故。
敦伦堂(灯笼堂):《孟子·滕文公上》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敦谓厚道,伦谓伦常,即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要亲善和睦。合淮尹氏以此为堂,体现儒学传统也!又曰灯笼,取自宅邸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威武的狮子两边开,忠厚家风之谐音也。
和靖堂:宋时尹焞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
一经堂: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自南昌过吉安到茶陵,茶陵富民尹彦德以酒肉迎师,彦德言家粟不乏,颜给军饷五日,留岳飞三日,离去时,岳飞语彦德,尔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光大其门。彦德拜而受赐,而辟堂以供子孙挟筴游息之所,堂名之曰:一经堂,盖取忠烈一经教子孙之义也。
文和堂:出自明尹直事典。尹直,成化年间担任兵部尚书。卒后,谥文和,后人遂以谥号为堂号。
忠孝堂:意忠孝之名为堂号。
一、尹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尹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一、尹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尹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燕喜堂:取自《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清风堂:“吉甫作诗,穆如清风”典故。
敦伦堂(灯笼堂):《孟子·滕文公上》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敦谓厚道,伦谓伦常,即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要亲善和睦。合淮尹氏以此为堂,体现儒学传统也!又曰灯笼,取自宅邸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威武的狮子两边开,忠厚家风之谐音也。
和靖堂:宋时尹焞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
一经堂: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自南昌过吉安到茶陵,茶陵富民尹彦德以酒肉迎师,彦德言家粟不乏,颜给军饷五日,留岳飞三日,离去时,岳飞语彦德,尔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光大其门。彦德拜而受赐,而辟堂以供子孙挟筴游息之所,堂名之曰:一经堂,盖取忠烈一经教子孙之义也。
文和堂:出自明尹直事典。尹直,成化年间担任兵部尚书。卒后,谥文和,后人遂以谥号为堂号。
忠孝堂:意忠孝之名为堂号。
一、尹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尹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其他姓氏
[ 尹 ]字的同音字 - [ y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