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学生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yù ]

读音:yù

拼音:yu

简繁:喻

五笔:KWGJ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KWGJ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ROMN

结构:左右

郑码:JOQK

四角:68021

区位:5187

统一码:55BB

异体字:喩,諭

英汉互译:metaphor,analogy,example,like

笔顺:竖、横折、横、撇、捺、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竖钩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872018年2014年
2013年1752007年2006年184
1995年2101987年2471982年210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6

内容来源于:www.xs27.cn

喻姓的来源

喻姓主要源自:姬姓。

喻,拼音Yù,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排列第三十六位。早在唐、宋时期撰写的百家姓氏一书中,喻姓就收入其中。据史书记载,喻姓起源于黄河流域,主要生活在我国中原一带,喻猛为我始祖。喻姓总人口不足一百万。

喻的本义是告知,意同谕。它作为一个姓氏出现于西汉时期,由姬姓演变而成。

其一,喻姓出自姬姓。西周时,周宣王之弟姬友封于郑,后立族为喻氏,历秦、汉。至汉景帝时,为避皇权使喻之字讳,改喻为谕,谕猛后裔又恢复为喻,所以喻姓始袓为喻猛。姬姓喻氏的历史有1800多年。

其二,出自远古黄帝时代医官俞。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俞的后代相传姓俞。宋建炎年间,俞氏一族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宋高宗赵构喜欢他“佯佯知喻”,就赐姓为喻,后裔称喻氏,至今收集的全国喻氏谱书上并未记载,该支随历史的长河,融入喻猛一支。

喻姓中融入外族的事件十分罕见。西汉惠帝时,吕后侄子吕佗(一作吕他)封俞侯,其后改姓喻。晋朝曲阜令喻归本姓谕。当今西南地区的水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有此姓,主要由中原汉族喻姓外流形成。

当代喻姓人口约81万,在我国姓氏中排第247位。喻姓在全国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二省,约占喻姓总人口的53%。其他多分布于重庆、贵州、四川、江西4省市,占全国喻姓的29%。湖南居住了喻姓总人口的30%,为喻姓第一大省。

来源於《中华喻氏通谱》,中华喻氏文化展览馆

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来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人口约七十一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45%左右。喻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远祖起源于春秋时期,据说是郑国贵族的后裔。发展和演变:东汉时期,苍梧太守谕猛改“谕”为“喻”姓。到了,东晋时期,喻猛的后裔谕归,也改姓“喻”姓,从此,史书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谕姓,到了晋代,全都改成了“喻”姓。据《姓苑》载,南宋建炎进士俞樗,就是俞柎的十六世孙。博学多才,又有误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赐为喻。谓其晓喻一切。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在宋朝时候,宋朝人俞樗,进士出身,多才多艺,是梁俞药的后代。被皇帝赐姓为喻。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等地。喻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河东(秦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江夏(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南昌(汉代豫章郡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王族,因此,喻姓世称河东王,江夏王,南昌王。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苍梧郡:汉朝时期置苍梧郡,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其时辖地兼有湘、粤各一部。南北朝时期仅辖今梧州一带。隋朝时期改为封州。唐朝时期改为梧州,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郡:亦称南昌府,汉朝时期豫章郡治。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西南部)。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严陵郡:唐朝的严州治所在今桐庐西北,严州以严子陵居此而得名严陵郡。宋朝时期以睦州为严州,治所在建德(今浙江建德)。明、清两朝为严州府。民国时期的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浙江建德。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苍梧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严陵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安州堂:以望立堂。

遗仁堂:出自汉朝喻猛的传说。喻猛,字骄孙,和帝时为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皇家褒奖,百姓爱戴。被人称为交趾遗仁,梧守之流风可尚。后来喻氏家人就以“遗仁”为堂号来怀念此人。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之怀柔、山西之太原、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水、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姓氏辨证》曰:出自姬姓。郑公子渝弥周威王时为司徒,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景帝皇后讳,志字阿渝,避讳改‘水’为‘口’。因为喻氏……”

3、又注:或为俞姓所改。《南史·陈庆之传》云:“梁世寒门达者,唯陈庆之与俞药。药为武帝左右,帝谓俞氏无先贤,改姓喻,历位云旗将军、安州刺史。”(《姓氏词典》据《宋史·儒林传》注称:“赐姓。本为梁姓,南京有喻樗,为梁愈药后,赐姓喻”。误。所谓“梁愈药后”,是指南朝梁世愈(按:愈,《续通志·氏族略》作“俞”)药的后代,并非说他姓梁、名愈药。)或按:“喻氏,郑樵列入‘四声’,不详所出。邓名世《姓氏辨证》颇有论据,故录以补樵《志》之未及。然《左传》郑有‘俞弥’,无名‘渝弥’者。名世此言未知何本。或堵氏至俞弥之后复别为渝氏,俞与渝转相误也。”汉代有喻猛;晋代有喻合;宋代有喻樗,又有喻皓,都料匠,著《木经》三卷;清代有喻昌,新建人,医家。

二、shù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引《通志·氏族略》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一音yù,为现行姓氏。

三、

喻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6%。尤以四川、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多此姓,上述4省喻姓约占全国汉族喻姓人口80%。

喻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子渝弥,周桓王时为郑司徒,后立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汉景帝时为避皇后阿渝之字讳,中元中改水为口,因为喻。

2、南北朝梁时俞药,出身贫寒,梁武帝改其姓为喻。

3、吕佗为俞侯,后有喻氏,见《姓源》。

喻姓名人:

喻猛,东汉时苍梧太守。

郡望:南昌。

变化:亦作渝,俞,谕。

喻姓历史名人

喻姓古代名人

喻猛东汉,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和帝永元己丑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

喻合晋朝,字匡孙,好学不慕荣宠,隐居庐山北阜,布衣蔬食三十余年,晋武帝征召入相,不起。

喻药南朝,南朝梁时梁武帝重用士族,赐安州刺史俞药为喻姓,这是喻姓的开始。喻药本为南昌人,后迁徙到严州。喻药的第十六世孙喻樗为南宋著名学者,被皇帝赐姓为喻。

喻凫唐朝,字坦之号均羽,唐文宗开成五年进士,乌程令,曾与唐代名诗人李商隐、方干、无可等唱和,有诗集一卷传世。

喻皓北宋初,建筑家,浙东人,特别擅长建塔。他在负责建造开封开宝寺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就在建塔时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在建造杭州梵天寺塔时,他又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他所著的《木经》三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现已佚。

喻樗南宋,字子才号湍石。为人性直好议论,赵鼎与语奇之,荐授秘书省正字。以下主和议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致仕。秦桧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知蕲州,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著称。喻樗善识鉴,尝言沈晦、张九成进士当第一,后果然。有《中庸大学论语解》、《玉泉语录》。

喻侃南宋,字伯经。婺州义乌香山人。义乌著名文人喻良弼之侄。进士出身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致仕后,闭门著书立说,著述颇丰。喻侃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泽厚绵长。自喻良倚、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绍兴二十七年进上第后的六十年间,一门六进士,成为喻氏家族引以自豪的荣耀。

喻时明朝,光山人嘉靖十七年进士,仕至南京兵部侍郎,《明史》有传。

喻昌清朝,字嘉言,新建人。读书研究医术,于清朝初年成为名医。治疗多奇中。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有许多新发现,著成《尚论篇》,又著有《医门法律》,根据治病的实例写成《寓意草》,这三部书合称《喻代医书三种》,为中医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时年80岁,预知死期,坐论而逝。

喻汝砺宋朝,字迪儒号三嵎,宋政和五年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直秘阁学士,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号扪膝先生,著有《扪膝稿》等。

喻惠洪宋朝,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著名诗僧,俗姓喻。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喻茂坚明代,官吏。重庆市荣昌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南京铜陵知县。数年后调任浙江临海知县,力革溺死女婴之陋习。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福建监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抚陕西,平定总兵李隆之乱。嘉靖二年(1523年),巡抚河南、直隶时,严惩贪官污吏,有政绩。历任山西布政使、郧阳巡抚、应天巡抚等职,其间参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任淮阳总督负责漕运期间,节省修漕经费白银10万余两,代纳庐、凤、淮、扬4府百姓水荒积欠钱银18万两,升任南京刑部侍郎。后秉公查处楚世子英耀杀父一案,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任刑部尚书。因上疏营救谏官夏言,弹劾奸相严嵩,触怒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辞官还乡。还乡后倡议并主建荣昌乐雅书院。在刑部任内曾主持编纂《问刑条例》。

喻姓近代名人

喻培伦(1886-1911),字云纪,四川省内江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先后入警监学校、经纬学校、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及千叶医学校。1908年夏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曾钻研化学,研制炸弹,并与黄复生、黎仲实等组织暗杀团。1909年(宣统元年)8月到汉口,谋炸端方,未果。后赴北京,设守真照相馆为机关,于次年3月31日夜在什刹海甘水桥下安置大型炸弹,谋杀清摄政王载沣。事被发觉,复走日本。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炸破督署后墙,攻入督署,再攻督练公所,一路奋勇当先。因弹尽力竭,为清军所俘,宁死不屈,遂被清廷杀害,壮烈牺牲,时年25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

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苍梧郡:汉朝时期置苍梧郡,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其时辖地兼有湘、粤各一部。南北朝时期仅辖今梧州一带。隋朝时期改为封州。唐朝时期改为梧州,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郡:亦称南昌府,汉朝时期豫章郡治。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西南部)。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严陵郡:唐朝的严州治所在今桐庐西北,严州以严子陵居此而得名严陵郡。宋朝时期以睦州为严州,治所在建德(今浙江建德)。明、清两朝为严州府。民国时期的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浙江建德。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苍梧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严陵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安州堂:以望立堂。

遗仁堂:出自汉朝喻猛的传说。喻猛,字骄孙,和帝时为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皇家褒奖,百姓爱戴。被人称为交趾遗仁,梧守之流风可尚。后来喻氏家人就以“遗仁”为堂号来怀念此人。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之怀柔、山西之太原、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水、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姓氏辨证》曰:出自姬姓。郑公子渝弥周威王时为司徒,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景帝皇后讳,志字阿渝,避讳改‘水’为‘口’。因为喻氏……”

3、又注:或为俞姓所改。《南史·陈庆之传》云:“梁世寒门达者,唯陈庆之与俞药。药为武帝左右,帝谓俞氏无先贤,改姓喻,历位云旗将军、安州刺史。”(《姓氏词典》据《宋史·儒林传》注称:“赐姓。本为梁姓,南京有喻樗,为梁愈药后,赐姓喻”。误。所谓“梁愈药后”,是指南朝梁世愈(按:愈,《续通志·氏族略》作“俞”)药的后代,并非说他姓梁、名愈药。)或按:“喻氏,郑樵列入‘四声’,不详所出。邓名世《姓氏辨证》颇有论据,故录以补樵《志》之未及。然《左传》郑有‘俞弥’,无名‘渝弥’者。名世此言未知何本。或堵氏至俞弥之后复别为渝氏,俞与渝转相误也。”汉代有喻猛;晋代有喻合;宋代有喻樗,又有喻皓,都料匠,著《木经》三卷;清代有喻昌,新建人,医家。

二、shù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引《通志·氏族略》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一音yù,为现行姓氏。

三、

喻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6%。尤以四川、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多此姓,上述4省喻姓约占全国汉族喻姓人口80%。

喻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子渝弥,周桓王时为郑司徒,后立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汉景帝时为避皇后阿渝之字讳,中元中改水为口,因为喻。

2、南北朝梁时俞药,出身贫寒,梁武帝改其姓为喻。

3、吕佗为俞侯,后有喻氏,见《姓源》。

喻姓名人:

喻猛,东汉时苍梧太守。

郡望:南昌。

变化:亦作渝,俞,谕。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之怀柔、山西之太原、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水、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姓氏辨证》曰:出自姬姓。郑公子渝弥周威王时为司徒,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景帝皇后讳,志字阿渝,避讳改‘水’为‘口’。因为喻氏……”

3、又注:或为俞姓所改。《南史·陈庆之传》云:“梁世寒门达者,唯陈庆之与俞药。药为武帝左右,帝谓俞氏无先贤,改姓喻,历位云旗将军、安州刺史。”(《姓氏词典》据《宋史·儒林传》注称:“赐姓。本为梁姓,南京有喻樗,为梁愈药后,赐姓喻”。误。所谓“梁愈药后”,是指南朝梁世愈(按:愈,《续通志·氏族略》作“俞”)药的后代,并非说他姓梁、名愈药。)或按:“喻氏,郑樵列入‘四声’,不详所出。邓名世《姓氏辨证》颇有论据,故录以补樵《志》之未及。然《左传》郑有‘俞弥’,无名‘渝弥’者。名世此言未知何本。或堵氏至俞弥之后复别为渝氏,俞与渝转相误也。”汉代有喻猛;晋代有喻合;宋代有喻樗,又有喻皓,都料匠,著《木经》三卷;清代有喻昌,新建人,医家。

二、shù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引《通志·氏族略》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一音yù,为现行姓氏。

三、

喻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6%。尤以四川、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多此姓,上述4省喻姓约占全国汉族喻姓人口80%。

喻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子渝弥,周桓王时为郑司徒,后立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汉景帝时为避皇后阿渝之字讳,中元中改水为口,因为喻。

2、南北朝梁时俞药,出身贫寒,梁武帝改其姓为喻。

3、吕佗为俞侯,后有喻氏,见《姓源》。

喻姓名人:

喻猛,东汉时苍梧太守。

郡望:南昌。

变化:亦作渝,俞,谕。

堂号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苍梧郡:汉朝时期置苍梧郡,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其时辖地兼有湘、粤各一部。南北朝时期仅辖今梧州一带。隋朝时期改为封州。唐朝时期改为梧州,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郡:亦称南昌府,汉朝时期豫章郡治。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西南部)。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严陵郡:唐朝的严州治所在今桐庐西北,严州以严子陵居此而得名严陵郡。宋朝时期以睦州为严州,治所在建德(今浙江建德)。明、清两朝为严州府。民国时期的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浙江建德。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苍梧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严陵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安州堂:以望立堂。

遗仁堂:出自汉朝喻猛的传说。喻猛,字骄孙,和帝时为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皇家褒奖,百姓爱戴。被人称为交趾遗仁,梧守之流风可尚。后来喻氏家人就以“遗仁”为堂号来怀念此人。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之怀柔、山西之太原、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水、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姓氏辨证》曰:出自姬姓。郑公子渝弥周威王时为司徒,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景帝皇后讳,志字阿渝,避讳改‘水’为‘口’。因为喻氏……”

3、又注:或为俞姓所改。《南史·陈庆之传》云:“梁世寒门达者,唯陈庆之与俞药。药为武帝左右,帝谓俞氏无先贤,改姓喻,历位云旗将军、安州刺史。”(《姓氏词典》据《宋史·儒林传》注称:“赐姓。本为梁姓,南京有喻樗,为梁愈药后,赐姓喻”。误。所谓“梁愈药后”,是指南朝梁世愈(按:愈,《续通志·氏族略》作“俞”)药的后代,并非说他姓梁、名愈药。)或按:“喻氏,郑樵列入‘四声’,不详所出。邓名世《姓氏辨证》颇有论据,故录以补樵《志》之未及。然《左传》郑有‘俞弥’,无名‘渝弥’者。名世此言未知何本。或堵氏至俞弥之后复别为渝氏,俞与渝转相误也。”汉代有喻猛;晋代有喻合;宋代有喻樗,又有喻皓,都料匠,著《木经》三卷;清代有喻昌,新建人,医家。

二、shù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引《通志·氏族略》云:“又音‘树’。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有喻氏,又有谕氏。今喻氏多作谕氏。”一音yù,为现行姓氏。

三、

喻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6%。尤以四川、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多此姓,上述4省喻姓约占全国汉族喻姓人口80%。

喻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子渝弥,周桓王时为郑司徒,后立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汉景帝时为避皇后阿渝之字讳,中元中改水为口,因为喻。

2、南北朝梁时俞药,出身贫寒,梁武帝改其姓为喻。

3、吕佗为俞侯,后有喻氏,见《姓源》。

喻姓名人:

喻猛,东汉时苍梧太守。

郡望:南昌。

变化:亦作渝,俞,谕。

[ 喻 ]字的同笔画 - [ 12 ]


喻姓,喻姓怎么念,喻姓的来源,喻姓历史名人,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bjx/yu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