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⒈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 中国 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引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郑玄 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朱子语类》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清 颜元 《四书正误·大学》:“李植秀 问‘格物致知’。予曰:‘知无体,以物为体……故曰: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⒈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也作「格致」。
引《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英语to study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to acquire knowledge (idiom); pursuing knowledge to the end
1、他们皆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之人,像萧传香精于建筑设计,学的是格物致知之学,而萧华楼则是被当做一派掌门培养,即所谓的帝王术。
2、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
3、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4、实际上,“格物致知”包含更多的还是“即物穷理”的意思。
5、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格物致知的近义词,格物致知的反义词,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jfyici/1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