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8 00:00:01 热度:114℃

    作者:棉花糖与兔兔/)/)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合集【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

    生齐:陶罐和铁罐

    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

    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 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 理解“奚落”:找近义词。

    体会铁罐的傲慢

    1、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

    2、 生自渎后交流:

    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 你从哪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 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

    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

    C、 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

    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同桌互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

    B、 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③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

    B、 理解“恼怒”“相提并论”。

    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

    D、小组读。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 指名读,提问:你用什么语气在读?

    b、 师生评价后再读。

    3、铁罐就这样在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出示四句句子),再读读。

    读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体会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1、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的对待?让我们读读陶罐的话吧!

    A、 指名说,边出示句子

    重点指导句: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理解“懦弱”。陶罐的确是容易破碎的,可是他说自己并不胆小。它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作用的呢?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理解“和睦相处”

    陶罐的愿望是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

    分角色朗读。

    A、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好,现在我们再来个分角色朗读,怎么样?

    B、出示句子,分组朗读。

    C、 指名分角色朗读。

    D、 评价。

    三.整体感知第二个场景,知道陶罐的优点。

    1.了解陶罐的优点.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傲慢的铁罐和一个谦虚但不软弱的陶罐。

    师读课件上的句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可是陶罐还是( )

    生填空说。

    师:这么漫长的岁月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生: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师出示课件与领着学生读:

    师:时间在流逝,一百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一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五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多么了不起的陶罐啊!人们从泥土里挖出了这么一只历史悠久的陶罐,心中充满了惊喜。

    出示课件: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为什么人们那么惊喜?

    生读并分角色读。

    2.看到铁罐的弱点。

    师:此时此刻,陶罐身价倍增,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了!可是他还没有忘记铁罐呢!可这时,铁罐哪里去了?

    出示最后一段生读。

    师:铁罐到底哪里去了呢?

    生若不知道由师来解释。

    3.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师:很多年以前,那只铁罐曾经是一只坚硬的罐子,可许多年之后,它却化为了泥土,无影无踪了。而那只它认为一碰就碎的陶罐,却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由些,你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原文中的结尾,读一读。

    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一、课题:

    《陶罐和铁罐》

    二、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㈡能力训练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

    ㈢德育渗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瞧不起他人,为人要友善、有礼貌。

    ㈣美育渗透

    做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

    三、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1.启发式

    2.提问式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㈡难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①借助多媒体播放陶罐与铁罐的动画对话,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人物的个性,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寓意。

    ②课件的播放展示氧化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氧化知识。

    2、媒体选用情况: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要点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生字。边导视边导思考。

    2、多媒体自制课件陶罐与铁罐动画对话及氧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去感受每个形象个性,逐步积累,达到对寓言的品味理解。边导视,边导读,边导思。

    3、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边导视,边导思,边导说。

    4、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思维。边导视,边导思。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简述:

    (一)激趣,谈话导入。

    (二)媒体播放,整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体会第一部分--寓言故事(故事1)。

    1、出示媒体,看动画,听对话。

    2、学生品读,教师相机引导。

    3、课本剧表演,人物对话。

    (四),合作学习第二部分--寓言故事(故事2)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怎么样了?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②、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③、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2、分组学习。

    3、分组汇报。

    4、教师相机引导。

    (五)整体品味

    1、陶罐和铁罐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说说理由。

    2、如果铁罐改正了缺点, 和他交朋友吗?

    3、教师引导总结寓意。

    (六)拓展学习

    重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相提并论”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述导入

    1、从前,过往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另一个是铁罐。(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2、读课题,陶罐和铁罐都是什么用的?

    3、教学多音字:盛当表示放东西的时候,读chéng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

    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

    2、读1~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

    4、赶快度1~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交流(板书)傲慢、轻蔑、恼怒

    5、表演: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

    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

    7、读出越来越生气、越来越蛮不讲理的语气。

    8、陶罐呢?他是什么神态?(谦虚、争辩、理会)

    9、陶罐争辩什么?他懦弱吗?

    10、读出谦虚但并不懦弱、坚定的语气。

    11、你们看,找对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对话就读好了。只要根据提示语,找到感觉,带上表情,课文一定能读好。

    12、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体会性格

    从这些对话和神态中,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板书: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谦虚有礼、坚定、有志气、据理力争)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10段,感受事物的`变化

    1、时间飞逝,时代起了什么变化?读第10段。

    2、覆灭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正是我们上一课学的道理)

    二、朗读对话,体会不同的结果

    1、一只骄傲的、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的铁罐和一只谦虚有礼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结果一样吗?读11~17段。

    2、用自己的话说他们两个的结果:陶罐被人发现,仍然光洁、美观、朴素,很有价值,被当成了宝贝;铁罐却不见了。

    3、铁罐哪里去了?(生锈腐烂了)

    4、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秘诀,怎样才能读好对话?

    5、马上边读边找到神态的词语(惊讶、兴奋、高兴)

    6、表演

    7、读好对话。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五、作业

    1、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耐心、语重心长、亲切……)

    3、看图,编写童话。

    4、基础练习。

    【板书】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争辩、理会

    铁罐: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

    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

    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

    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争辩和它们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做人道理。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其中的神态、语言描写栩栩如生,很具品味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寓意,理解重点词句。

    四、教学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课件。

    2、各组的标志牌。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轻地把手中的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碰到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儿,我们来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生自读)

    2、王老师知道,我们三(1)班的同学最喜欢挑战难题是吗?谁愿意把自己认为最难的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明朗读——学生评议)

    3、读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问题)

    (三)探究感悟:

    1、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陶罐和铁罐吧!喜欢研究陶罐的同学带着这些问题(指板书);喜欢研究铁罐的同学,你们来解决这些问题(指板书)。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问题,也可以成为你的研究对象。

    想知道最好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吗?老师这里有个秘诀,想听听吗?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书中所包含的意思了,一些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来试一试,看看通过朗读,你是否能解决你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自由朗读、研究)

    2、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可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朗读研究,你们一定收获不小吧!想不想知道别人有些什么收获呢?那就让我们找一找周围和你研究同一对象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学生自由交流)

    3、集体反馈:

    (1)谁能把你的研究成果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现一下呢?先请研究铁罐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吧!(指名读)你读得太棒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读吗?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你也来读一读。

    (2)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铁罐的话,你觉得读这些话有什么不同吗?(指名回答)研究陶罐的同学,让我们一起配合研究铁罐的.同学把故事中的对话来读一读吧!

    让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一下铁罐从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的态度变化吧!

    (3)通过朗读,我们已经认识了傲慢的、蛮横无理的铁罐。先面,让我们在研究陶罐的同学的指引下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另外一个主人公——陶罐吧!(陶罐研究成果反馈)

    (4)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的研究成果通过表演来展现一下呢?(学生表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四、总结;

    1、同学们,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很多年后,陶罐和铁罐有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他们的结局如何?你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吗?

    2、故事的作者黄瑞云叔叔也给故事安排了一个结局。下节课,我们来个故事大比拼,看看谁的故事结局最出色!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 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 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⑶ 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复习生字词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2、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二、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生字。

    2、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⑴ 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⑵ 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⑶ 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4、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三、语言实践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2、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四、听写词语

    1、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2、听写。订正。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

    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

    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

    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习《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

    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1——9)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

    什么是傲慢呀?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

    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

    (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生:不敢,铁罐兄弟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

    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

    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

    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四、总结: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教后反思:《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

    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

    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

    一、教学背景:

    学校定于第十周星期三举行对家长公开课,上课时,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家长,学生热情很高。

    二、教学实录:

    师:你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

    师:从以上故事中,你体会到寓言有什么共同点?

    生:讲了一个故事

    生:故事短小。

    生: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反映一个道理。

    (掌声四起,看来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

    在导入新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我乘热打铁,开始学习新课。我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然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于是,便有了以下问题:

    生: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陶罐和铁罐之间为什么要发生争吵?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以上问题,伴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一得到解决。对于问题的回答,教师并不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生:狂妄自大的人,会像铁罐一样没有好下场!

    生: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生:只有谦虚的人才会有好的结果,骄傲的人反而会毁了自己。

    生;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

    生: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要自以为是。

    ……

    (这一个个答案,看似各不相同,其实包含了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独到见解,及可贵的思考品质。)

    课上到这儿似乎该结束了,但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灵机一动,我便假设了这样一种情景:光洁、美观的陶罐被请进了博物馆,人们观看后赞叹不已。而在陶罐的身边,又有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罐,却无人问津……

    我让学生根据以上情景编辑故事。学生紧张地进入故事构思中,继而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有这样两个学生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由于受到许多人的赞叹,陶罐骄傲起来,渐渐看不起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便高傲地对铁罐说:“破铁罐,你还记得你哥哥的下场吗?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破破烂烂的,也没有几天好日子了,还不快点滚远点儿,别影响我的形象!”“话可不能这样说,谁都有自己的短处,再说……”铁罐的话还没有说完,陶罐就粗鲁地喊:“别狡辩了,你的日子不会长久的!”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工作人员认为将陶罐放在这个地方,实在不配陶罐的身价,决定将它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但一失手,陶罐掉在地上,破碎了。

    铁罐看后,伤感地说:“为什么一个物体受到太多的赞扬,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真正面目,并导致可悲的下场呢?”

    小小年纪的学生,能编出这样的故事结尾,真是出人意料。可喜可赞!

    生:陶罐虽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它并没有骄傲,仍然很谦虚。 当他看到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礼貌地问:“你好,铁罐兄弟。”

    而铁罐受够了寂寞,心中满是委屈,愤愤地说:“陶罐,你没什么了不起,今天被一些没眼光的傻瓜看中,别幻想着自己有多高身价了,是灰母鸡永远也成不了金凤凰!”

    陶罐仍和气地说:“可别动气,铁罐兄弟,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这并不是我造成的啊,还是和和气气地交个朋友吧。”

    铁罐再也不好意思拒绝了,他们俩最终成了好朋友。

    三、教学点评:

    听了许多学生的故事,他们都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假若,学生没有高涨的积极性,没有强烈的兴趣,是不会(也不能)进行这些创作的'。从这一节课,对于“怎样的一节课才算成功的课?”“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我的眼前朦胧地出现了一些答案。

    1、教师不可小看学生,他们往往蕴藏着创造性的念头,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中、在争辩中、在倾听中、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创新的火花,并循循善诱,成为丰富灿烂的一章。

    2、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人文性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这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只要教师饱含激情地面对每一节课,面对每一个孩子,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诱发他们去体会、去感受、去交流、去思考、去创新……而学生一旦无法进入课文情景,所有美好的愿望、理论,只会泛泛地飘在空中,无法落到实处。借用一句话说:“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是两种境界。

    3、要看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在重视提问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广度。一节课设计的问题太多,会造成“满堂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会流于表面化,概念化。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要给学生一种悬念,能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神经细胞,热情地投入到思考过程。评价学生的回答结果,不能唯标准答案是问,而束缚了学生手脚。教师应以多员化的标准,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学生的“一问多答”,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赞赏,少一份指责。相信,学生的思维会逐渐活跃起来。

    要看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一篇完整的课文,人为地支解成若干互不相连的知识点。因为语文课不是解剖课,它不需要教师约俎代庖,用手术刀去分割、肢解,把原本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弄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从而索然无味。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为了教知识点而去教,即使有时详细地分析,细致地讲解,也是出于对一篇课文整体的把握。放是为了收,而非一放则听之任之,那么,则永远无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胜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师:假如有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俩各有长短。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出示课件:陶罐、铁罐图片)了解国王御厨里的这两个罐子是怎样相处的。

    2、揭题:《陶罐和铁罐》。

    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指导写“陶”

    二、复习词语,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两组词:

    奚落 傲慢 轻蔑 恼怒

    谦虚 朴素

    2、读词语。

    3、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师: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

    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

    全班表演。

    4、读了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

    三、品读感悟

    1、品读1~9自然段,体会人物特点

    (1)画一画

    师: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怎么样?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

    A 生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B 画一画:为陶罐和铁罐画上表情(教师提供表情图,生选择)

    (2)反馈交流:生先介绍为谁选择了什么表情图,为什么?(要求抓住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内化文本)学生互相评议。

    预案:※赏读铁罐

    课件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赏读陶罐

    课件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教师随机板书,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并书空)

    3、读10~17自然段,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结局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结实,就奚落容易破碎的陶罐,它们的结局又是怎么的呢?

    (1)学生齐读10——17自然段。

    (2)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呢?(生提问,解疑)

    预案:氧化? 铁罐为什么不见了?

    4、分角色朗读。

    四、对话交流,内化体验

    1、将陶罐和铁罐的扮演者留下来,与学生对话

    1、师: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2、顺学而导:铁罐也有优点(坚固)

    (随机板书)

    五、快乐写字

    1、课件出示:“陶、谦虚 恼怒”

    2、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字

    六、以读引写,拓展延伸

    (课件)过了几年,国王的御厨里又有了一个新的陶罐,一个新的铁罐,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0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

    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⑴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⑵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⑶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

    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二、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三、续编故事

    续写铁罐给陶罐的一封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展示实物:陶罐、铁罐。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两种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陶瓷易碎,铁质虽坚硬但易被氧化生锈)相机展示实物:一块锈铁和陶瓷碎片。

    2、谈话导入(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寻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 27、陶罐和铁罐 (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找出、画出生字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受人物(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a、“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b、“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d、“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注意对话语气)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通过演一演、评一评课本剧,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铁罐自恃坚硬,狂妄、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忍让而不软弱。)

    3、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重在体会表演是否体现出人物特点,对话的语气如何?)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紧扣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领悟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分小组上台表演)

    2、点评表演情况。

    ①对话的语气是否体现:

    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故意挑衅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狂妄自大、无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蛮不讲理,恼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蛮横

    ……②铁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语是否体现哀叹。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从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也可以。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也充当过铁罐或陶罐一类的角色。

    2.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正确书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3.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件准备:陶罐、铁罐动画

    生字、词语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和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过程: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说说他们质地、特点。

    (陶罐用泥巴做,容易碎,不会生锈;铁罐用铁做,不易碎,但是会生锈。

    3.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名读题)。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自学了生字等。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哪位同学学习的自觉性最高,预习课文最认真)

    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汇报

    (1)认读生字——个人、小组、比赛。

    (2)易错的字让学生分析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记住。如:谦、虚、荒、捧、值

    (3)四人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最快记住各个字

    (4)让生一字组多词(口头)

    (过渡语:同学们对生字的学习真不错,看来预习下了功夫了,下面老师再考考你词语读得怎样)

    3.学生认读词语(投影或生字卡片形式出示)

    (1)自由读

    (2)词语:

    骄傲、奚落、傲慢、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流逝、倒塌、覆盖、荒凉、惊讶、光洁、朴素、翻来覆去、掘开

    (3)指名读。(师注意使用激励语:读得真好;读得真准)

    (4)熟读

    (过渡:这些生字、词语放在课文里,你能读准吗?试试同桌读文)

    4.初读文(先标出自然段)

    (1)指名开火车读。读完正音

    (2)默读,想想,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懂?画出来,想办法解决。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4)需要帮助吗?(词语方面)

    5.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概即可)

    (2)这个故事有趣吗?主要人物是?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谁来说说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故事一般是借助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第二课时

    目标:

    1.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生字

    2.上节课,老师曾说过:寓言故事一般是借助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让人明白某些道理的。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去探索好吗?

    二.探讨新知

    (一)学文第一部分

    1.(齐读第一节)你知道了什么?(提示:2句话,哪句更重要?)(板书:奚落)

    2.质疑、探疑(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骄傲、奚落”色突出显示)读这句话,读这两个词,你会提问题吗?(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a.“奚落”是什么意思?

    b、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c、铁罐看不起陶罐,它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3.探疑、解惑

    过渡: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1.有哪些词意思和“奚落”很相近?(讽刺、挖苦、嘲笑、讥讽)同学们真了不起!给“奚落”找了这么多近义词,对“奚落”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2.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我们先看第一处描写作者着重于哪方面的描写(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语言、神态)(语言“”神态“△”画出

    3.作者正是从语言和神态方面来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请你们继续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神态词画出来,然后读一读这些句子。(生读找,并划词句)

    4.交流所画的句子和神态词。(铁罐神态词:书:傲慢、轻蔑、恼怒)

    5.谁来读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边读边根据神态词评议读的感情、语气)

    6.从这些语言和形态描写,你看出铁罐是个什么样的罐子?(傲慢、蛮横、强辞夺理)

    7.根据语言、神态、叙述语分角色练习读文(女:叙述语;男:铁罐)

    过渡: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

    9.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回答?请用“~~~”和“△”分别画出语言和神态。

    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

    10.指名分角色读文,评议。(师读叙述语)

    11.与铁罐相比较,读文后你发现陶罐有什么特点?(谦虚、谦让友善)

    7.陶罐有如此好的品德,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讨论刚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铁罐看不起陶罐,它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铁罐凭什么看不起陶罐?)

    (铁罐很坚硬,陶罐很容易碎

    8.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铁罐正是仗着自己的坚硬这一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师: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笔勾画有关的句子(生默读课文)

    2.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多年以后,陶罐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3.师: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你们说说这到底有没有变化(也可提示:人们发现陶罐时,神态、语言是怎样的——惊讶、高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态)

    (生:陶罐外形虽然和当年一样,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它已经变成了有价值的古董。

    师:陶罐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板书:很有价值)我们再看铁罐呢,有什么变化?用书上一个词叫——生:(齐)影子也没有了(无踪无影!)

    师:(板书:无踪无影)看板书,许多年过去了,原来易·碎·的陶罐变得很·有·价·值·,而原来只看到自己坚·硬·长处的铁罐却早已补氧化,变得无·踪·无·影·了,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吗?生:(齐)有趣!

    6.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

    生:(齐)不对!

    师:为什么?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用自己的长处跟陶罐的短处比,是不对的。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师:学完了课文,你又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大家明白了吗?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话,(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四.作业:

    1.把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语抄下来。

    2.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骄傲()懦弱()轻蔑()羞耻()

    兴奋()美观()

    3.把课文读几遍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谦虚陶罐和铁罐傲慢

    (短处)易碎坚硬(长处)

    奚落

    长处)光洁如新的文物无踪无影(短处)

    第三课时

    目标:

    学习写法,练习写作

    过程:

    一.引入:读全文

    二.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三.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四、请将故事编写好。

    五、读给同学听,听别人评一评自己的习作,再修改。

    六、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 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 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 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理解“傲慢、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

    2.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对话了解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和铁罐的傲慢、无礼,难点是理解体会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a、生说。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大家想读一读吗?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这些问题。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品读交流、内化感悟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把你所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陶罐:谦虚 友善 铁罐: 傲慢 无礼

    看图,分辨哪只是陶罐,那只是铁罐?为什么?

    3、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描写神态和语气的词语,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朗读交流会。(学生练读)

    2、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请大家把描写神态的`语气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a “傲慢”。

    屏显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谁来试试做一只傲慢的铁罐?(指名读)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师:面对这般傲慢无礼的铁罐子,陶罐是怎样应对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和它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谦虚)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却称铁罐为“兄弟”,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陶罐的宽容大度,谦和善良。)

    b “轻蔑”。

    屏显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

    生:轻视,不放在眼里。

    师:铁罐子变得更加骄傲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看看这眼神,看看这动作,让人感觉到一脸轻蔑的神气了吗?谁再来读读?

    指名赛读,齐读。

    c “争辩”。

    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一而再,再而三地难听的话嘲笑陶罐,课文中用了个词语“奚落”。(现在你明白了奚落是什么意思了吗?)陶罐也听不下去了,和他争辩地说……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d“恼怒”。

    屏显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点评:(如读得不到位)陶罐的争辩激怒了铁罐,那么你还能读得如此平静,如此无动于衷吗?请你再读读。

    (读得到位)①就是,“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谁再来读读。

    ②师引读,铁罐恼怒了……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看来铁罐是要和陶罐子吵起来了,陶罐只好无奈地说……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铁罐气炸了,他说……

    (屏显文字)生齐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铁罐一而再,再而三地辱骂陶罐,陶罐却一直忍让,同学们,你们认为陶罐懦弱吗?(讨论交流:陶罐不懦弱,它知道自己的任务是盛东西的,不是互相碰撞,也不是互相争吵的。它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谦让的美德,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不是懦弱。)

    3、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就好像来到了国王的厨房里,看到了谦让宽容的陶罐,蛮横无理的铁罐,多么有趣啊!对这么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入情入境的动作和表情。

    (2)过渡: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经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老师很想知道后面的发生的事情,请你们默读10—17节,看完再告诉老师,好吗?

    4.默读课文10—17节,感悟人们喜欢陶罐的原因。

    (1)学生默读思考: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2)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铁罐是那样地伤害陶罐,陶罐为什么还要人们把铁罐挖出来呢?

    (.陶罐善良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

    四、说写延伸,深化感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wenku/jiaoxue/sheji/20223.html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