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7 03:00:01 热度:262℃

    作者:花落何从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篇(经典)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篇(经典)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谊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欢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遗憾”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遗憾

    1、找出描写遗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遗憾。让学生明白因为木雕工艺精美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感受木雕工艺精美

    ①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木雕工艺精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木雕的句子。

    ②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时指导朗读。

    (2)感受不能带回国而遗憾。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也为不能把……感到遗憾)

    (二)、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遗憾

    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呢?卖木雕的少年,他遗憾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遗憾。

    师:我和少年都为不能把非洲名不虚传的木雕带回而感到遗憾,让我们再来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生朗读5——9自然段中第二次对话。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样来尽自己的力量弥补遗憾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样弥补遗憾的句子,指导读。

    少年的遗憾弥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读11段。师:想想少年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呢?

    我的遗憾弥补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12段。师:少年弥补了我的遗憾,我高兴吗?

    (五)、少年为什么要赠送我木雕,来弥补我们的遗憾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们的对话。

    1、抓住两个“我们”来理解中非友谊。

    、少年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什么?

    、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又指什么呢?谁能读出我当时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2、交流中非友谊资料。

    3、少年赠送的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四、师总结: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让我们都来做中非友谊的使者,共同祝愿中非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附板书: 27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3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积累“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五官端正、清晰可辨、掏钱、一模一样”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 直入课题。

    二、 整体感知。

    1、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近卖木雕的少年。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品读第一部分

    1、 轻声的读一读1-9自然节,用横线画出描写作者“我”的语言和句子,想一想“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 指名回答

    3、 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和动作的语句,用心去体会,看看又能体会出什么?

    4、 指名回答:

    5、 师生配合读文。

    品读第二部分

    1、 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找到让你感动的部分体会“我”和少年当时的心情,在小组内说一说。

    2、 汇报。

    3、 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4、 汇报读

    三、 总结

    课文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时,很多是直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课文中还有很多词语,课后可以积累下来,相信对你的阅读和写作也会有所帮助。那么,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们走进了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凉风轻拂的夜晚,黑人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份美好,这份友谊永在我们心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动。

    【课前准备】

    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介绍大瀑布及其地方特色,展示图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多媒体展示四字词语,请生读,一边读一边归纳。

    (景色)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物品)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人)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爱不释手

    3、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朗读第2-4自然段,想想“我”是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从而激发了“我”购买的欲望的?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填一填。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_________,这里________,景色十分_____。摊点里陈列的木雕________,________。其中坐凳_________,大象雕得________,我一看就________。

    2、这么美丽的工艺品,却没有买成。“我”和少年的心理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思考:我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呢?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出示吴晴选的木雕,理解“爱不释手”的意思,来体会作者对木雕的喜爱之情。)

    3、卖木雕的少年怎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请求)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有礼貌 诚恳)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猜测)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遗憾)

    ①思考:少年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呢?

    ②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4、面对这一份遗憾,少年做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10~15自然段,用“——”画出少年语言和行为的句子。

    我们住的宾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①设计情境,想象当时的场景,模拟“我”与少年之间的对话。

    ② 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 (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③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我们是朋友)

    5、师生合作读10——15段

    过渡: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7、补充资料: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8、让我们再一次回读一下这两组对话,从对话中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深厚的友谊吧。

    a、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b、“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9.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这最后一段,写到了少年的( )、( ),使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 )的黑人少年。

    四、情感升华

    1、木雕少年的笑容回荡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同学们,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位善良、友好的伙伴,深深地记住了他那不大标准却又真诚的中国话——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对于这句“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大声地回答:

    不论贫富与距离,我们是朋友;

    不论肤色与种族,我们是朋友。

    3.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

    一、教材简介: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所带出的词语或其它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友谊;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选择:

    情境教学法:组合作探究法质疑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部分生字。积累部分四字词语。

    2、读通课文。学习课文1—9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初步感受卖木雕少年美好、纯洁的心灵。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一)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

    1、师述: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瀑布怎么样?[学生自由赞美]

    2、师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就是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的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个名字是赞比亚独立后恢复的原名,历史上它曾经又称为维多利亚瀑布。

    3、指导朗读“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二)谈话过渡,揭示课题

    1、师述:就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

    (三)课题质疑,引发思考

    1、师述: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木雕是什么?作者和这个少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要写他?……]

    3、师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究我们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的地方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从课文内容中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二)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屏幕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教师指定]

    (2)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学生自由选择]

    (3)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学生快速认读。

    (4)再读“驮”“掏”,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2、检查难读的句子

    (1)师: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教师指导朗读。

    3、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

    (1)师述:我们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现在看一看大家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我知道木雕是指——

    我知道卖木雕的少年是——(板书:非洲十五六岁黑人少年)

    我知道作者和卖木雕少年之间发生的事是——(“我”买木雕少年卖木雕)]

    三、研读课文,探究重点问题,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一)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

    1、引述:刚才有位同学说,作者是因为要买木雕才遇到卖木雕少年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买木雕呢?从哪里可以知道?

    2、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该生读课文。

    3、引导:“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4、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刚才的画面看到它的`壮美,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5、屏幕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问: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相机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6、这里作者以十分概括的语言写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景色,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7、师述:对!因为买木雕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而大瀑布的景色是次要的。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是因为朋友介绍要买木雕,所以作者才去买木雕。

    8、齐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三——九自然段

    1、师引:同学们,作者在朋友的介绍下,应该是决定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的,但是作者买了吗?快速阅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买了没有?

    (2)在作者和卖木雕的少年买卖木雕的过程中,作者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的?用“”划出相关的语句;卖木雕少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讨论。

    (1)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汇报作者买了没有。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板书:没有买木雕]

    (2)学生找出作者怎么做的、怎么想、怎么说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a: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b: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没有买木雕的遗憾?

    (3)学生找出卖木雕少年说的、做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一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深情。]

    a: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b: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想象出少年是怎样想的吗?

    [急切地劝说,希望作者能够买一个木雕。]

    4、小结过渡:是的,在整个作者和卖木雕少年的买卖过程中,作者的爱不释手却又犹豫、矛盾的心理,以及少年急切希望作者买木雕的心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呢?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买卖对话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读。

    (2)汇报朗读。

    a:三个学生配合朗读。[一生读叙述部分,一生读作者,一生读少年]

    [师问读少年语句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师生共同评价)

    b:师生合作读。[一生读叙述部分,教师读作者,全班读少年]

    四、拓展过渡,顺承第二课时

    1、师述: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透过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丝遗憾的神情,你们大胆想象一下,他除了因为作者放弃购买木雕而遗憾,还会想到什么?

    [用行动来弥补这种遗憾]

    2、师总结:的确,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没有让作者将遗憾带回中国,无偿地送给了作者一个木雕纪念品,[板书:送]他以自己的纯朴、善良留给作者永远的感动!以一个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特有的感情谱写了一曲中非人民友谊之歌。这也正是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所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深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心灵,并巩固未练习的生字词,积累课文中词语。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驮、构”等11个生字,会写“售、卖、驮”三个生字;学习“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感受瀑布的壮观和木雕的精美,初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积累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上虞的景点图片,边向学生呈现边简单介绍。

    2、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遥远的非洲南部看看,去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揭示课题)

    3、读课题,你有要特别提醒大家的吗?

    书写“卖、售”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v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反复读。

    v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记记字形,想想字义。

    v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四字词语,用“~”划一划,试着用喜欢的方式理解,不理解的打个“?”

    2、检查字词:

    驮着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掏钱犹豫诚恳遗憾宾馆标准莫西奥图尼亚

    自由读,指名读。

    说说在字音上、字形上分别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指导读准“宾、恳、栩栩如生”;指导书写“驮”)

    (三)、研读瀑布和木雕。

    1、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什么东西特别吸引你的'?

    2、交流: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瀑布哪里吸引你了?

    重点理解“名不虚传”:哪里看出它的名不虚传

    看图,师简要介绍,说说看了后的感受。

    理解“游人如织”

    还从哪里?指导读第一自然段:朋友会怎么介绍瀑布?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木雕

    找出写木雕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特别吸引你?

    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理解“琳琅满目”(结合偏旁理解)

    看木雕图片,指导朗读这句话。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理解“构思新奇”:从哪里看出这个坐凳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你能描述一下这只大象的样子吗?还能用哪个词代替?

    指导朗读这句话。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理解“爱不释手”:你平时对什么也爱不释手过?

    3、总结设疑:这里的瀑布和木雕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还有什么也深深吸引着我们呢?(卖木雕的少年)少年什么地方让我们吸引呢?下节课重点研究。

    (四)、巩固练习。

    1、认读这节课学过的四字词语。

    2、在句子中选一选,用一用。

    1、素来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有空来观赏,果真是()啊!

    2、这间店的饰品(),真让人()。

    3、我家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刻的真是()啊!

    4、绍兴的东湖风景区景色秀丽,一到节假日(),好不热闹。

    5、此书为白纸印本,开本小巧,字虽小而点划()。

    3、找出四字词语在作业本上抄一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8

    一、直入课题

    1、直接揭题

    2、教学生字“卖”。(范写,说明“卖”的古义。“卖”字上面一个“十”,传说古时候,商人们会在自己卖东西的货架上插根稻草,这“十”字多像那货架上的稻草呀!)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你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大致了解人物、地点、事情、遗憾的心情等)。

    3、随机引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4、交流(两种预设视具体情况调整)

    预设一:学习第2自然段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1)读好瀑布名字。

    (2)读好写瀑布的词句。

    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大瀑布?(随机板贴词语,出示句子,读好词语)

    (3)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

    A、给“名不虚传”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B、“游人如织”是什么意思?“织”是什么意思?(提供词典中的解释,供学生选择。)

    C、观赏图片,感受瀑布的壮观。

    (4)感情练读

    预设二:非洲或非洲南部

    (1)初步了解非洲:大瀑布在哪里?

    (2)初步了解非洲象与非洲人民(憨厚可爱,勤劳稳重。)

    (3)现在谁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说得具体些?

    三、研读课文

    过渡:文中的“我”来到南非,欣赏了壮观的大瀑布,认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会感到遗憾?

    1、再读课文:我有什么好遗憾的?(板贴:遗憾)

    2、指名交流:精美的木雕太重带不回。

    3、聚焦“木雕”(出示3-4段)。

    (1)“售”。这里有个词与题目里的'“卖”是一个意思,你发现了吗?

    (2)出售的是怎样的木雕?(交流,随机出示相关木雕词卡,读好词语)

    (3)欣赏,感受木雕的“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4)聚焦“大耳象木雕”,认识“驮”,借助“驮”体会“构思新奇”。

    (5)如此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现在就捧在你的手里,你会怎么去欣赏它呢?(爱不释手,理解“释”。)

    (6)感情练读第4段。

    4、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场景。

    (1)同桌对话。

    (2)指名练读

    (读好少年的诚恳,读出“我”的犹豫。随机追问点拨评价,体会我的遗憾。)

    (3)全体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

    四、积累运用

    1、我能用书上的四字词语来完成这个填空。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2、我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写一两句话。

    3、用上今天学到的四字词语写写“我”的遗憾,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非洲真是太美了。我

    五、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3、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4、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0

    理解文中部分四字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简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遥远的非洲看一看,一起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看老师写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卖”是我们今天要求书写的一个生字,这个字和哪个字相近?怎样区分?所以有十字头的就是“卖”,没有的就是“买”。书空,读课题。

    二、检查词语,学习词语

    1.课文已经预习了,你是怎样预习的?

    2.学习词语。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1)课文中有个词挺难读的,谁能读好它?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指名读。听说过这个瀑布吗?(知道的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我们来欣赏一下。

    (2)(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绵延90多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景色十分壮观。

    (3)听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介绍,并从图片中见到了它的壮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名不虚传

    出示一组词: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景色壮观

    指名读

    (4)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个词课文中都是用来形容瀑布的,谁能选个词来介绍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我们再来看一组词语

    出示词语: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1)谁来读?注意读四字词语两两相连。

    (2)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木雕的。)

    (3)木雕是非洲古老的民间艺术,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摊点去欣赏一下。看到图片,看看你能说出词语吗?(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感受词语的意思)

    (4)我们开动脑筋,把词语送到句子里。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刻得( )。

    填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新奇的木雕作者喜欢吗?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指名读,理解“爱不释手”,说话练习。

    过度:作者这样喜爱木雕,为什么没有买呢?

    三、品读课文,读好对话,,体会中非情谊

    出示对话1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指名读

    2.读人物的话时,注意看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它能帮助我们读好人物的话。

    3.诚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4.再次指名读。齐读。

    5.我们看,这个句子中连续出现了两个“遗憾”。谁遗憾了?“我为什么遗憾?”

    指导读好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少年为什么遗憾呢?

    预设:少年卖不出去象墩感到遗憾,还没有其他的原因。理解课文有个方法,那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得知我是中国人,少年就感到遗憾呢?我们来看看下文,或许能找到原因:快速找到他们两第二次见面时的对话:

    指名读:

    出示: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的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少。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指名读,指导:还想着读人物对话的时候,要关注什么吗?对要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老师和你们合作读,我读旁白,男同学读少年的话,女同学读作者的话,好吗?

    2.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和白天一摸一样的小象墩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他白天刻了一天给我刻出来的,也许是请人刻出来的,这些都是为了“我”这个中国人。

    3.什么是朋友?

    4.知道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吗?(图片展示)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慰问;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修建了全长860公里的坦赞铁路。期间,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也许,少年的母亲病了,是中国医疗队帮助治的病,或许,少年的村子里喝的干净的水,是中国人帮忙挖的井,也许少年上学的学校是中国人资助建的……

    所以,少年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这种友好,更表达中非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友谊

    三、畅言学习之感想,练习写话。

    1.这篇课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叹号和四字词语,今天,我们也来试着用一用。

    2.仿写:

    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

    啊!非洲的木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啊!卖木雕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升华感情。

    朋友就是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那个人;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倾诉的那个人,高兴的时候,可以分享的那个人……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理清了课文写作顺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答: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二、学习“放弃买木雕”,体会作者以及卖木雕少年的遗憾。

    请同学们快速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弃了买木雕,心情怎样?卖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样?

    生浏览,回答。(都深感遗憾)

    带着遗憾的心情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那么,作者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学生读,作批注。

    学生交流:

    1、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展开交流,体会作者的遗憾。

    a、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体会作者对象墩的喜爱之情。知道作者是通过“捧”、“观赏”等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2)理解“爱不释手”。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b、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1)体会少年是个诚恳的人,作者喜欢他的诚恳率直却不能买他的'木雕,因而有些遗憾。

    (2)诚恳地读句子。

    c、“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1)什么是“语无伦次”?作者为什么这样?

    (2)体会作者既因喜爱这个木雕而想买,又因路远、木雕重而不能带走深感遗憾,并因必须拒绝诚恳少年的好意而“语无伦次”。

    (3)理解这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4)试着读出作者内心的焦急与遗憾。

    2、体会少年的遗憾。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到。

    (1)少年心里会怎么想?

    (2)知道少年主要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我却不能带回木雕感到遗憾。

    三、学习“赠送木雕”。

    作者放弃了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也为他深感遗憾。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机。请同学们朗读第10——15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觉得这位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生读,回答,(可爱、善良、纯朴等)

    那么你是通过文中的哪些句子来体会到他的“可爱”呢?默读课文,做批注。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进行交流体会。

    1、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体会少年的诚意与纯朴。

    2、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1)课件出示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

    课件出示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有64人为之牺牲。坦赞铁路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2)想象少年和作者的内心独白。

    (3)生谈感受。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4)读出你的感动,读出中非两国人民这深厚的情谊。

    四、小结。

    课件出示句子,读:

    “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五、作业设计:

    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

    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新奇 五官端正 掏出 饭馆 一堆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莫西奥图尼亚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 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

    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

    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

    (少年对中国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中国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 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 “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近,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第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中国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习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构思新奇琳琅满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游人如织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2)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读。

    (3)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4)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5)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6)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7)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8)理解“遗憾”。

    (9)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0)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1)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2)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3)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4)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5)“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6)“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么?

    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高兴地喊起来——感动极了

    3、选读其中的语句,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4、探究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我爱不释手是因为

    ( )。

    我犹豫是因为

    ( )。

    我语无伦次是因为

    ( )。

    我遗憾是因为

    ( )。

    我高兴地喊起来是因为

    ( )。

    我感动极了是因为

    ( )。

    五、总结全文

    我爱不释手、我犹豫、我语无伦次都是因为少年的雕刻技术的精湛,而我高兴、感动是因为非洲少年有一颗真诚淳朴的心灵。

    六、写几句话夸夸少年,读。

    七、读一封信,深华主题

    1、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2、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非洲少年。

    亲爱的`朋友,我离开非洲,来到自己的故乡——中国。在归途中,我的眼前会经常闪现你那真诚的模样。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边。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边就响起了你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礼物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见证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你的礼物是这人民友谊的象征,你的心灵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亮、美丽!祝你愉快!

    作业:

    八、续写,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九、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们是朋友”

    i雕

    “我”:爱不释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习的榜样。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前准备:

    大瀑布的挂图、有关木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你返程之前都会买些什么带给亲人后留作纪念?

    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共同跟随作者到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畅游,并结交那里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默读课文,并概括主要内容。

    3、过渡:从同学们交谈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你们已经被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所打动。下面我们来品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他的美好品质。

    三、品读课文,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学习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说说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2、自由交流。相机展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的图片,并结合课题概括内容

    3、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而“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称之为“非洲式照片”。朋友的介绍很有分量,只有这样我才会不虚此行。

    (二)学习2—4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出示小黑板,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3、齐读习题,说说你的感受。

    4、带感情朗读这部分,体会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5、过渡:经过一番仔细挑选,我对象墩情有独钟,我是否买下它了呢?请同学们小声读文,并找出答案。

    (三)学习5—9自然段

    1、小声读文,并用四字概括内容。

    2、出示学习要求,细读课文。

    (1)“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并画下来。

    (2)卖木雕的少年什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3、分小组学习讨论。

    4、汇报交流。

    5、相机点拨: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很遗憾?

    (2)通过对男孩的语句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孩对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尊敬吗?(因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在工程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

    (四)学习10—15自然段

    1、朗读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圈套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中国人好感。)

    3、“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要给他钱,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男孩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遗憾回国,展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他的淳朴与善良。)

    4、有感情地朗读之一部分,从少年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他的质朴。

    四、总结全文,展开想象

    1、学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地体会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中国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才会发生课文中的故事。

    2、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个非洲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wenku/jiaoxue/sheji/24621.html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