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教学设计

    《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8 12:40:01 热度:254℃

    作者:迎雁。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行》教学设计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1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诗句的内容。

    2、感受诗中表现的秋天的美好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心境和情趣。

    3、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的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的难点】领悟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条悠久而丰厚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文学的星空上,刚才同学们已经背了几首,今天老师和你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是一首反映什么时节的诗?

    2、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三、欣赏图片,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1、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2、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外出旅游的好时光,唐代诗人杜牧在外出观赏美丽的秋景时,也被深深的吸引、感动,文思涌动写下了一首千古之绝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投影出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指导学法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自由说)

    2、小结古诗学法:

    ⑴读一读:

    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⑵动一动:

    运用工具书或课文的注解理解部分字词

    ⑶想一想:

    这首诗的每一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整首诗主要写什么?

    3、自学古诗:

    ⑴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了解。

    ⑵合作学习,明确自学的任务。(完成表格)

    ⑶我会读──我知道──我不明白的地方。

    五、精读古诗

    1、精讲第一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⑴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作者就用了“寒山”。

    ⑵径:小路。

    ⑶斜:弯弯曲曲。

    ⑷前半句句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深秋的山顶。

    ⑸后半句:

    白云深处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地方。

    ⑹句意:

    云雾缭绕的地方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⑺指导朗读:

    读准字词,读出节奏。

    2、小结学法:

    理解诗中的字词,进而理解句意。

    3、师生一起学习、理解第二句:

    ⑴做:因为,古今异议字。

    ⑵爱:留恋,眷恋。

    ⑶晚:傍晚。

    ⑷红于:比……更红。

    ⑸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⑹句意:

    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美丽的景色而停下车来,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山花还要红艳。

    4、读一读第二句古诗。

    六、指导朗读古诗

    1、多种方式的朗读古诗:

    ⑴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

    ⑵配乐朗读。(创设诗情画意)

    2、理解并领悟古诗:

    ⑴这首诗主要讲什么?

    ⑵再次欣赏美丽的图片──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⑶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感情的读一读。

    七、小结延伸

    这首诗用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向人们却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秋景图,置身期间,让人留恋往返。作者写“秋景”,全诗却不露一个秋字,真实让人折服。我想,称这首诗是“千古之绝唱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八、向学生推荐两本书

    《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70首古诗》。

    【板书】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设计意图】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因而,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秋”,对秋天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引导他们欣赏美丽的秋景图片,加深对“秋”的认识──秋天是一个收获是季节,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由此,唐朝的诗人杜牧沉浸在秋色中流连忘返,文思涌动,写下了一首千古之绝唱《山行》。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学古诗,理解古诗,因为学习方法就象打开知识门户的一把钥匙。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最后,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70首古诗》,让他们平时注重语言的积累,明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

    【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的难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景,引学生“上路”:

    在导入新课,学生初读古诗时,让学生感知这是一首写什么季节的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根据生活的经验,说一说秋天──欣赏美丽的秋色图。得出: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风景如画,适宜外出旅游的黄金季节。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秋”也有了一个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为学习古诗《山行》做好了铺垫。

    2、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上路”:

    好的学习方法就如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在总结以往学习古诗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⑴读一读: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⑵动一动:运用工具书或课文的注解理解部分字词。

    ⑶想一想:这首诗的每一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整首诗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自学古诗。

    3、指导朗读,让学生轻车熟“路”:

    常言道:“书读百遍,情义自现”,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配乐朗读等)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遗憾的是由于课前高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反馈理解诗意的时间稍长,最后不得不压缩了指导朗读的时间。因而导致了学生对古诗的节奏美、意境美领悟不深客。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2

    《山行》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它以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而流传至今。所以,本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会意境,这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的前提,必须让学生熟读甚至背诵古诗,烂熟于心以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那么诗中的意境自然而然会在脑海中浮现。所以,我对本次课文教学的安排首先是这样的:

    一、熟读古诗,读中体会。

    首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你是怎么理解的就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然后,再让学生听范读,学生从老师的朗读和课文录音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朗读节奏,并把自己听到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再模仿范读的节奏反复读诗,直到熟读成诵。学生通过熟读,对古诗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时,再进行个别难懂字词的理解。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古诗。

    古诗中的有些字词跟现在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让学生能真正弄懂这些词的含义,我想了很多办法。

    一是结合图画:画面上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直向山林深处延伸,有一个人站立在枫林旁,抬头遥望……学生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这时老师再配上一段旁白。

    二是引导想象: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在一个充满凉意的山林里,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了远方,在那白云漂浮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山路的两旁是火红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的颜色真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实在是太美了,于是诗人杜牧就把车子停了下来,细细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通过刚才的引导,老师在这时再让学生逐字逐词对照理解,例如我问:“你们猜,‘小路弯弯曲曲’是诗中的那个词?(石径斜)‘伸向远方’对诗中的哪一句?(远上)‘白云飘浮的地方’对诗中的哪一句?(白云生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鲜艳’对诗中的哪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孩子们很快就找出了对应的诗句。

    三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让全班同学把自己都当作“杜牧”,然后我边创设情境边问:“小杜牧,你在这秋天的山林里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美丽如花的枫叶,有的说看到了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的小路,余璇绚同学竟说她看到了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抓住她的这几句话追问道:“你怎么看出是‘隐隐约约’呢?”她说:“我感觉是‘隐隐约约’”我鼓励她说:“你的感觉真好,能说出原因吗?”这时,戴浩然同学高举起小手,我请他回答,他说:“我从‘白云生处’这个地方知道是隐隐约约看得到,因为那些人家都被白云遮住了,不能看的很清楚。”“你真是说得太好了,这才是会读书的孩子!”我夸赞道。这时的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他们被那美丽的意境所感染,这时,我再锦上添花:“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诗,我们怎么读出它的美呢?”这时他们读起诗来,感情全有了。看着他们一个个眉飞色舞,摇头晃脑,我在心里笑了。

    三、提供平台,争相展示

    赛赛谁说得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对诗的理解。先是同桌互说,然后再选出代表比一比,说得好的同学上台来说。这一环节是水到渠成的事,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理解,都说的比较好。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3

    目标预设: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山行》,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这首诗比较易懂,大部分诗句都能通过自己来读懂,于是在学生读熟了诗以后,就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来解决。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

    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情境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引入:

    1、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2、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牧吗?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4、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朗读古诗,正字正音,引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斜:xia)。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4、师生交流。

    板书:(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读第一行诗。

    理解“远上”“石径”“斜”。为什么称“寒山”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出示挂图: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这几户人家在什么地方呢?

    2、读第二行诗。

    理解“白云深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

    小结:前二行诗写诗人看到的山林远景。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4

    一、[教材简介]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写的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没有一点深秋凄凉的景象,而是一幅浓墨重彩,令人陶醉,色彩鲜明,生机盎然的美丽油画。

    二、[目标预设]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三、[重点、难点]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它们读起来琅琅上口,用字情真意切,所营造的意境或美丽、或凄凉、或明快、或哀怨,引领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一直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 “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的理念。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五、[设计思路]

    1.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悟空间。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画面想象,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得到美的体验,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2)要求自主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3)本课古诗教学把观看图象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对理解诗意、想象情景起到有益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简介诗人,配乐欣赏诗文。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创作这些瑰宝的是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诗人?这节课,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位——他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山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山行,即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时,看到令他陶醉的景色,写下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这么美的诗,你们爱读吗?那就大声的读吧!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自由读诗。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古诗,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出示挂图)同学们,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提问:

    (1)枫叶什么时候会变红的?

    (2)枫叶被霜打过之后,就会变得特别红,特别漂亮!你们看,即使是春天的鲜花,也不见得有它这么美丽的红色吧!深秋的傍晚,山上的天气怎么样?

    (3)尤其是山上,天气更冷了!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2、那你们能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3、师小结:你们看,这儿有火红的枫林、弯弯曲曲的石径、缭绕的白云,多美啊!杜牧,看到这样的'美景,忍不住吟诵起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秋天著名的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指名读。

    (1)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指导研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5、(在反诵读之后)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之后,很快就明白了古诗的意思,而且对于古诗所描绘的秋色图,在通过眼睛看,嘴巴读,脑袋想之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诵读诗歌,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1、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挑战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2、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五、为画题诗,指导创作。

    1、同学们,我们的校园也非常的美丽,现在请同学们把美术课上画的校园一角的图拿出来,请你也给自己的画题一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尝试作诗,教师不失时机地个别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5

    『教材简析』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目标预设』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设计理念』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学习情境,本首诗优美生动,可以在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蕴涵,利用直观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就不至于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含义。

    『设计思路』

    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所以,教学的过程中,在以识字为重点的基础上,我利用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练习说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去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观看枫叶,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片枫叶,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并说一句说话(可以是介绍枫叶的,也可以是赞美枫叶的)。看谁说得好。

    2、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见过真正的枫林吗?大诗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见过,那真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还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一下子就使得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提起兴趣。】

    二、初读古诗,感受古诗内容。

    1、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板书:山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读了诗题,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2、简介作者:杜牧,唐代诗人,有“小杜”之称,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流传下来的诗有二百多首。

    3、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4、(放音乐)师: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再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首先先了解诗题的意思与作者,为学好古诗打好基础。配上音乐让学生读,意境更唯美。】

    三、设置情境学诗,随文识字。

    1、配乐齐读古诗。

    2、出示幻灯片(老师将图片顺序打乱)学生讨论:

    (1)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自己选择想说的图片)

    图意:第一幅: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通向山顶;第二幅:山顶上白云缭绕,飘着缕缕炊烟;第三幅:夕阳下诗人停下车来驻足枫树下欣赏赞叹;第四幅:漫山遍野似火的枫叶。

    练习说话:让学生总结每一幅画上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学习了古诗,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再次讨论:每幅图片的内容和诗中的哪一句有联系?

    3、既然我们已经观看了和这首诗有关的图片,那请四人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及身边的“无字词典”,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4、小组汇报交流。

    (1)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通向山顶,诗中是怎样写的?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哪个字写出了石板路的特点?(斜)

    (2)枫树覆盖的山顶上飘着缕缕炊烟。从诗中哪个词看出人家在哪儿?(白云生处)指导朗读:白云生处有人家。

    (3)漫山遍野如火的枫叶,诗中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说红于二月花呢?(枫叶不畏霜寒,经霜后更加明艳动人。)

    (4)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

    (5)从哪句也可看出诗人非常喜爱枫叶?

    生答: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6)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头脑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5、指导朗读,进行朗读比赛。

    (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练读。指名读。

    (3)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

    (5)对呀,诗人和你们一样,被这美丽的秋景给迷住了,被这美丽、和谐的大自然迷住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不但让学生融入了美丽的秋景中,而且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从读中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四、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然后指导背诵。

    五、作业。

    请你今天回去画一幅秋景图,然后配上这首古诗,并把古诗美美地背诵给父母听。

    《山行》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山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wenku/jiaoxue/sheji/31949.html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