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 阅读答案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 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什么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 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 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工智能对文学艺术领域的介入已构成一个醒目的事实。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令人震惊——一些诗歌发表于互联网,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人工智能的作品。相对地说,新闻稿或者侦探小说的基本模式远比诗歌清晰稳定,人工智能可以娴熟地驾驭它们的“叙事语法”。人工智能绘画与作曲的消息已经屡屡见诸媒体,一个小视频曾经在互联网广泛流传:人工智能操纵的机械臂写出具有相当水准的书法作品。如同自动驾驶、疾病诊断或者不同语种的翻译,文学艺术领域的“陷落”指日可待。阿尔法狗击败围棋冠军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几乎没有人事先预料到,这一天的降临竟然如此之快。
人工智能的介入在文学艺术圈制造了持久的喧哗,各种观点错杂交叠。欣然接受人工智能的作家不多,反对人工智能的观点指向不一:一些作家认为,人工智能的作品低劣粗陋,人工智能的“算法”无法企及幽深的精神世界,那些电子元件或者集成电路怎么可能体会微妙的韵味或者奇特的艺术风格?另一些作家感到,人工智能冒犯了人类的尊严,这些机械拼凑出来的作品不仅无可称道,而且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
然而,没有理由蔑视人工智能的作品质量。从韵味、风格到波动的意识轨迹,人工智能可能在模仿的意义上给予精确的再现。考察过阿尔法狗对弈的棋谱即可发现,人工智能可以自如地处理微妙的权衡、关联,以及种种起伏、迂回、呼应。如果阿尔法狗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投入文学艺术范畴,复制大师的水准并不困难。即使现今的作品尚未达标,未来的潜力无可怀疑。因此,问题的真正焦点毋宁是,我们是否接受这一切?
通常的观念之中,科技以工具的面目出现。时至如今,我们不再拒绝科技工具提供的种种产品——我们并不反感烤箱烘焙的面包、电磁波转换的电话语音或者电子望远镜显现的遥远星空。如同耕田、捕鱼或者修建房屋,文学艺术同样依赖一套基本的工具实现自己的意图,例如画笔、刻刀、颜料、音响器材、电影屏幕等等。没有人因为这些工具的存在而对油画、雕塑、电影或者电视剧感到恼怒。相对地说,只有人工智能提供的文学作品令人嫌恶。这是为什么?
或许恰恰由于人工智能有如此强大的模仿乃至再创造功能。从最初的创意到符号组织的技术完成,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整地掌握艺术生产的全部流程。神秘的灵感,飘忽不定的想象,呕心沥血的语言推敲,扣人心弦的悬念和热泪长流的结局,如此繁难的工作竟然一挥而就。那些芯片和集成电路长驱直入,轻松地摘取作家、艺术家的桂冠。在这个意义上,工具的概念遭到了动摇。工具仅仅参与艺术生产的某些环节,严格地遵从作者预设的总体主题。工具的一个基本含义即是服从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然而,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开始威胁人类的主体地位。作家的排斥或许可以追溯至某种潜意识:防范人工智能出现反客为主的哗变。
当然,至少在目前,僭越的迹象并未出现——人工智能仍然安分地驻留于工具的范畴之内。对文学艺术来说,人类的美学标准仍然表现出无可比拟的权威,决定文学艺术是否合格。不论人工智能配备多么杰出的稟赋,它无法在美学的意义上重新设计文学艺术。
显而易见,人工智能不可能享有人类历史。这决定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的附属地位——人工智能的种种功能以模仿为内在界限,人类是它们模仿的终极偶像。人工智能提供的文学文本保留地隐含着作者证明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此情可待成追忆”,回忆是文学的惯用题材,无论是朱自清《背影》这种短章,还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巨著。人工智能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的机缘。换言之,人工智能无法独立地产生相似于人类的文学艺术。人工智能无法显现出独立的美学主张,例如褒扬李白贬抑杜甫,或者主动卷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这些故事源于人类历史,人工智能只能站在一边充当袖手旁观的角色。
作为工具,人工智能竭力完成任务,同时无法意识到任务的完成对于自身的意义。人工智能并未形成“类”的本质,更不存在独一无二的“自我”。然而,这种状况必须附加一个特殊的时间状语:“目前为止”。事实上,许多人文知识分子乃至科学家担心的恰恰是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巨大的危险可能迅速临近。这并非无端的臆测。相似的事情已经在人类身上发生过一次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显然形成于进化的中途,尽管突变的机制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描述。
当然,这些争论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范畴,但是,文学艺术正在给予充分的展现——许多科幻电影正在从不同的视角探索这个主题。没有理由简单地将影片之中的忧患情绪视为神经质的杞人忧天,这些作品更像是科学主义强势崛起诱发的一系列文化症候。
(摘编自南帆《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
阅读题目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可以娴熟地驾驭新闻稿、侦探小说的“叙事语法”,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拼凑低劣,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
B.人们接受烤箱烘焙的面包、电磁波转换的电话语音等,不抗拒人工智能创作的油画、雕塑、电影等,但对人工智能提供的文学作品有点反感。
C.人工智能提供了令人惊叹的诗作和绘画,这不过是人工智能献给人类的礼物,作为工具,它不需要这些美学的慰藉。
D.人工智能可以把神秘的灵感、飘忽不定的想象、扣人心弦的悬念等元素精确再现,说明其具有强大的模仿乃至再创造功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代表的科学技术开始挑战人文领域的传统边界,但不论人工智能配备多么精妙的程序,它都无法独立创造相似于人类的文学艺术。
B.作家们对人工智能介入文学艺术领域进行持久的争论,对文学艺术领域“陷落”于人工智能这一醒目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担忧。
C.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程序模拟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但它没有生命、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情感,因此人工智能的作品很难撼动人类的主体地位。
D.人工智能可以产生文学作品,但无法提出自己的美学思想,它只能追随人类的美学标准,至少目前改变不了它作为被动者的角色。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人工智能不是主体的一项是(3分)
A.阿尔法狗战胜各路围棋高手,举世震惊。
B.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令人震惊。
C.人工智能的“算法”无法企及幽深的精神世界。
D.人工智能“小乐”能弹奏多首世界名曲。
4.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5.人工智能介入文学领域,将会给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3分)A(“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拼凑低劣,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有误。)
2.(3分)B(“对文学艺术领域‘陷落’于人工智能这一醒目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担忧”有误。)
3.(3分)C
4.(4分)①人工智能是人的创造物;②听从人的指令,被动完成任务;③具有强大的模仿功能;④人类是人工智能模仿的终极偶像。(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对文学创作进行科学技术的拓展,作为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具,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支持人们的艺术创造;②人工智能可以逼真模仿和快速组合,大量生成具有文学形式的作品;③人工智能写作倒逼人类写出更好更有原创性的作品,否则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和淘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06-03
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 阅读答案,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wenku/jskp/ai/2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