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心灵修养 ]

    心灵修养 时间:2024-09-02 05:20:01 热度:57℃

    作者:無奈伤痛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优选]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优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欣赏:赛马(二胡独奏曲)

    2、扩展与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2、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能分辨各乐段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创造性的表现赛马的情景、动作。并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教学难点和重点:

    分段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教具及学具准备:

    课件、二胡、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儿有着辽阔的大草原,雄鹰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吃着青草,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奇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播放音乐《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

    1、PPT出示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上的人事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3、介绍那达慕会上的竞技项目,并引出课题.

    4、教师演奏二胡曲《赛马》

    5、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

    二、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感受赛马场上欢快的景象

    1、欣赏这首乐曲的第一乐段,边听音乐边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乐段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

    A开始B过程C结束

    (2)音乐的情绪怎样?

    A平静B热闹C悲伤

    2、聆听第一乐段,让学生感受这一乐段的力度特征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用声势动作来感受音乐的力度)

    师:作曲家在第一段运用了强弱相间的力度变化,描绘了赛马场上赛手们你追我赶的的情景,以及赛马手们紧张激动的心情。

    3、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到这那达慕赛马大会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小赛马手。

    (全体起立,师生律动)

    总结:太棒了,同学们请坐,刚刚大家生动的表演,仿佛也将老师带入了那紧张、激烈的.赛马场上,好了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乐曲的第二乐段

    三、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及二胡播奏的特点,体会音乐情感

    1、请同学们带上这两个问题,仔细认真聆听第二乐段

    (1)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A变得悠扬、舒缓B变得更激烈

    (2)音乐刻画了蒙古骑手什么样的心情?

    A紧张、害怕B乐观、自信

    2、学生跟钢琴哼唱主题旋律

    3、再次聆听第二乐段,思考主题旋律在第二乐段出现几次。每次主题旋律的出现,音乐的情绪一样吗?

    总结:主题旋律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现是对第一次出现的主题旋律,进行了两次的变奏

    4、节选主题旋律前四个小节和变奏一的前四小节,设计小马找妈妈的游戏,并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5、师生打奏节奏,并能有打击乐器变现出来。

    总结:同学们,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和进行第一次变奏时,虽然是同样的旋律,但是由于节奏的变化却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

    6、观看视频,思考演奏者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把变奏二表现出来的。

    总结:在演奏过程中,不用琴弓去拉琴弦,而是用手指播动琴弦,这是二胡演奏中的另一种形式,叫做播奏。这波播奏出来的声音,就像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的马蹄声,另外,这一乐句主奏乐器由二胡变为了扬琴。

    四、欣赏音乐,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景

    1、欣赏第三乐段,并思考第三乐段和前面所欣赏的那个乐段更为相似。

    总结:这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赛马手们正冲向胜利的终点,紧张激烈的赛马比赛结束了。

    五、复听全曲,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胡从民间的伴奏乐器,发展至今,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一件变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我国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老师的脚步,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欣赏,他们震撼世界的表演吧!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还欣赏了二胡曲《赛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其实,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有着许许多多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更加热爱民族音乐。

    七:拓展

    课后,欣赏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感受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八、教学中的突破与新的教学思路

    本课我引用了声势动作、律动、打击乐器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激发学生参与听赏活动,从中体验到赛马场上欢快的景象。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性,快乐学习,轻松体验,陶冶情操,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九、板书设计:

    《赛马》

    十、作业要求:欣赏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理念:以情育人

    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因此,音乐被誉为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我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让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在教学《摇篮曲》这节音乐课时,我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温暖,学会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

    三、教学重难点:

    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准确演唱《摇篮曲》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1、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二)自主学习,保持兴趣

    1、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师: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读一读,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三)学习歌曲,感受体验: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2、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师小结: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4、学生再次聆听,跟琴用“恩”轻唱歌谱。

    5、听唱法学唱歌曲

    a、整体随琴听唱

    师: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呢?演唱时妈妈的心情怎样?

    b、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

    对比演唱带附点和不带附点的不同,感受摇篮“摇荡的的感觉”,引导唱好附点节奏。学生可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觉。

    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表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爱。

    C、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摇篮曲》,感受躺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用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演唱这首《摇篮曲》。

    学生表演:学生上台表演,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四)品味亲情,回报感恩

    师:听了同学们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付出了许多。妈妈的恩情象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我们要感谢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

    学生用简短的话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回味母爱:

    师小结:在妈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妈妈,回报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唱着音乐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吧!

    六、案例评点:

    情感效应的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富有激情,从而以情动情。在《摇篮曲》一课,教师采用主持人式的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奥地利的维也纳去看一看。”“维也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音乐名城……”课件中维也纳美丽的风光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教师亲切、随和的教态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情感的驱使下,很快投入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优选、设计出最能激发和调动情感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情,从情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充分运用教学各环节,通过情感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将自己的全部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作品中,使其得到美的享受。《少年舒伯特》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舒伯特不怕困难,坚持作曲的精神。这一环节运用课件演示并讲解故事,学生安静地聆听着。听完故事,学生谈起自己的感受:“舒伯特很了不起,他31年短暂的一生竟创作了998部作品,是他生命长度的32倍。”“舒伯特很勤快,他在学生乐队里帮大家干杂务。”“舒伯特的小手冻得又红又肿,没钱买吃的,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还坚持作曲。”看得出,学生都被舒伯特的故事感动了,他们心里升起了对舒伯特的敬佩之情。

    《摇篮曲》用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美化心灵,使人身心愉快。当优美的旋律想起时,学生安静地聆听着,很快就进入音乐的意境中,体会到那种安静、温暖、柔和的感情,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浓浓的爱。通过有感情地读歌词、随音乐做动作体验摇篮的摇荡感、用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理解歌曲中附点音符、前倚音运用的特点这些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感受、体验,他们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品味亲情、回报母亲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三八妇女节”这天,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学生纷纷回答,“我送给妈妈一张贺卡,祝妈妈节日快乐”,“我送给妈妈一束花”,“我给妈妈唱了一首歌”,“我送给妈妈一个发卡”……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得出孩子们懂得了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知道用行动回报自己的妈妈了。孩子们用他们优美的歌声、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热爱妈妈的情感。

    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感受民主、平等的师生情;健康、愉悦的音乐情,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3

    学情分析

    1.通过艺术作品能够比较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和表现特点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内容

    欣赏书法及篆刻

    教材分析

    书法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但中国的书法艺术展示在艺术面前时,它让全世界所有爱好艺术的人们为之沉醉!

    在国外有很多人以能有一枚中国的印章而骄傲,他们沉醉在那小小的方寸之间。

    本单元共设两个课题“情感的表达”、“郑重的承诺”

    教学目标

    1.以民间书法为欣赏对象,从中体会轻松、随意和无拘束的表现技法。在不同书法表现形式的欣赏中,认识到书写的多样性,感受其美感。

    2.以墨迹书法为欣赏对象、在欣赏、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巧表现只为情感服务。

    教学重点

    从欣赏书法中体会轻松、随意和无拘无束的表现技法。在不同书法表现形式的欣赏中,认识到书写的多样性,感受其美感。

    教学难点

    理解书法的技法

    教时安排

    1课时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5/5~5/6

    教学准备:

    图片内容、甲骨文个别字的讲解资料

    教学内容:

    欣赏书法、篆刻

    教学目标:

    以墨迹书法为欣赏对象,在欣赏、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只为情感服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注意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进行及时纠正

    二.介绍书法

    1.介绍中国书法:

    2.了解书法:

    配以文字讲解书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中国的书法别具一格,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这在世界上是最独一无二的,几千年来,虽几经沧桑,但它却始终盛行不衰。

    2.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

    三.介绍篆刻

    篆刻的形成

    秦朝统一后把七国的文字统一后成为“小篆”

    四.欣赏书法及篆刻作品

    五.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小青蛙》《野蜂飞舞》,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小青蛙》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青蛙的叫声。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青蛙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青蛙的动作表演。

    2、聆听《野蜂飞舞》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3、为下节课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做好动员。

    教学过程:

    1、导人

    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保卫黄河》是谁作的曲呢?(学生回答: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为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一连环画的内容,有必要简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南京已经沦陷,中华半壁江山已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处于艰苦时期。而在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教师琴声歌唱。

    (4)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 的节奏。

    (5)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3)随琴声唱二部轮唱。

    (4)如有条件,可加入大军鼓和小军鼓、钹。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还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还应该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随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体现。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6

    一、挖掘教材中的意境

    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了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小白船》是一首非常抒情优美,流传已久的朝鲜民谣。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所以以,歌曲整个的基调是抒情,优美地、稍慢地,知道了这些因素,教师就可以着手创设意境了。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在背景图片上要下了一番工夫,颜色要鲜艳,突出主题,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板书也可以用彩粉笔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样学生可以从始至终在本课的意境中学习。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美丽的银河,教师运用了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在《小白船》一课,整个课件都以天空的蓝为底色。绘制了白色的云儿,金黄色的月,银色的星星……这充分说明了,美的色彩,能够营造出美的意境。

    三、用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本课课件设计也考虑到了意境,本节课一开始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深邃的天空、数着星星→随着数星星的律动,引出天空中另一美丽的景物“月亮” →继而带着学生在《小星星》的伴奏音乐中,划着小船在夜空里畅游→不但使学生用心地聆听了新歌《小白船》,而且很自然地把他们带入到了美丽夜空情境中,可见。歌曲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强烈的学唱愿望油然而生。

    课件能把歌曲中的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既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去,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把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以外的画面中去。

    四、用电子琴伴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本节课中,教师在用电子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也有较好的尝试。她在为歌曲《小白船》编配和弦时,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美丽夜空的音乐意境。而在用《闪烁的小星》一曲导入时,(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电子琴伴奏织体,再加上其独特的和弦编配,同样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不错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模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1、设置问题引入意境

    提问,在一节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本节课中有着如下的问题设计:(小星星累了,睡觉了,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候?/小朋友,你们会划船吗?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去美丽的夜空游玩好吗??……)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很多处,简单明了,即使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很容易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揣摩和思考。意境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出来了,越发见浓,课堂的那种静静的、美美的、淡淡的美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2、讲述故事渗透意境

    这首《小白船》原本没有故事,而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女孩梦的故事贯穿全课,很有意境。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这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

    规律。然而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故事的`过分关注而忽略学习的重心,有时候我们老师把握不好,会有点难收,这点要十分注意,讲故事要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肢体来表现意境

    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歌曲的意境,从而使歌曲最深入人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即运用律动体会意境,使得肢体与歌声完美融合。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带着学生律动,让学生在《闪烁的小星》音乐中,数着星星,唱着儿歌。把课堂气氛完全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又跟学生一起做划船的动作,充分感受《小白船》的旋律,沉浸其中。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自己动。同时,还引导学生动。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进行组合,甚至让他们创编出跟自己不一样的动作,并给予奖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伴着音乐,纷纷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各具特色的动作。所以说,音乐意境的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

    教师在课前,自己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深刻地了解了歌曲的意境。教学时,伴着动人的故事,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美丽夜空意境中,在笔者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白船》。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这种美感,也就是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这种惆怅也

    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以上的几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以上就是我们结合本课研究的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策略和设想。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下面就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进入美丽夜空的意境中吧。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清新、欢快的情绪,体会校园歌曲自然朴实的风格。

    2、通过聆听、模唱等环节的学习,能够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感受不同演唱风格对同一首歌曲的演绎,尝试创编不同的歌曲表现形式,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清晨》是一首旋律明快流畅的校园歌曲,三段体结构,表现了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锻炼身体的快乐情景。两个基本乐段的旋律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只是在尾音上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会给学生音准把握上带来一些困难。三个乐段的情绪有对比变化,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舒展,描绘美丽的景色,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的旋律,歌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两个乐段之间的对比衔接,容易造成音准和情绪把握不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今天早晨几点起床?早晨起床后你都做什么?(问题贴近生活经验,学生自由回答)你知道老师早晨干什么了吗?请仔细听。(问题引起好奇,聆听教师范唱)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受。聆听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情绪,整体感受歌曲。

    2、复听歌曲。设问: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乐段之间旋律、情绪的对比,为表现歌曲做准备。

    3、听辨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轻松区别乐句之间的变化,模唱旋律,突破难点。

    4、演唱歌曲。根据学情及时指导。

    5、聆听另一种风格的演唱,体会不同风格对歌曲的个性表现,为创编活动做铺垫。

    6、多媒体课件展示无伴奏合唱音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歌曲更丰富地表现,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学生对歌曲进行演绎。

    三、评价激励

    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回顾本课。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1、唱《我爱我的家乡》

    2、创 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创编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2、通过快乐的创编活动,加强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欣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在乐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

    教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

    2、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

    《我爱我的家乡》为一段体歌曲,由四个乐句和一个补充句组成,一、三、四乐句都是四小节,旋律简单易唱,第二句由六小节构成,演唱时不太容易换气,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补充句中有两个十六分休止符,演唱时应该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另外,学唱歌词时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是中年级阶段,情感上更为丰富细腻,对于本课歌曲中蕴含的深意已能够体会。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从中领悟歌曲的主题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设计理念:

    《我爱我的家乡》是小学艺术第六册第五单元歌曲,本课从歌唱我们祖国大家乡,到歌唱自己的小家乡为线索,让学生会用悠长的气息,自然地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并在此基础上夸一夸自己家乡风光特色,其目的是更进一步地唤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伴奏音乐。)

    播放课件:祖国的名胜古迹及美丽风光。

    (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说一说

    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了哪些好地方旅游?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

    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几个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播放课件:珠穆朗玛峰、广阔的海洋、最大的宫殿、最长的城墙。(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

    师: 看!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在我国西藏境内。

    师: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

    生:中国的万里长城!

    师:这是什么?

    生:故宫。

    师: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15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师:同学们,我国除了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最古老的宫殿外,还有宽阔的海洋,它们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同学们请看。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壮观的景象后,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我们的祖国真美丽,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设计理念:本环节多媒体的展示和教师的介绍,既是对本课教学的铺垫,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图片和音乐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感受了歌曲旋律,还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听一听

    (1)出示课题《我爱我的家乡》,听教师范唱。

    (播放课件)珠穆朗玛峰、广阔的海洋、最大的宫殿、最长的城墙。

    师:刚才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啊?

    生:珠穆朗玛峰……

    (2)复听歌曲《我爱我的家乡》。

    师:我们中国真是个好地方啊,当你看到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世界之最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啊?

    (3)再听歌曲,体会速度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打一打拍子,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欣赏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感受歌曲《我爱我的家乡》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更多祖国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3、唱一唱

    (1)学生跟老师一起轻轻地哼唱旋律!

    (2)学生自主学习歌曲。

    (学生尝试演唱一些乐句,老师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3)跟琴完整演唱

    教师要求:第一第二句连起来时注意“方”字唱2拍,要唱完整。第三句注意“那里有”有切分音符注意时值。演唱时注意有休止符号的句子,要有“声断气不断”的感觉。

    (4)巩固练唱

    a.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师:这么美丽的国家,我们都很热爱她!故宫、长城...........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国家,是多么的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来唱一唱我们家乡!

    b.分小组接龙唱。

    c.请个别同学领唱前四句,后2句同学们齐唱。

    d.学生有感情演唱《我爱我的家乡》。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歌曲学唱主要采用听唱法。课堂设计从感受歌曲旋律开始,首先让学生在倾听与感受中体验音乐给自己带来的美,唤起学生对祖国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再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练唱,为拓展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三、夸家乡

    播放课件:泉州十八景、提线木偶和南音的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学家乡话...........

    1. 师先夸自己的家乡

    2. 生夸自己的家乡

    3. 学说家乡话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欣赏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学生的参与、师生互动。使学生认识更多家乡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更进一步地唤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拓展延伸

    1、 幻灯片展示在泉州各大景点的相片

    2、 生自己介绍

    3、 师:其实我们都是泉州人,因为你们的爸妈参与的大泉州建设,为泉州做贡献,你们是泉州人是新泉州人。(小结)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自豪感。】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唱了中国的美,说了家乡的美。老师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明天,把我们的祖国、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演唱《冬夜静悄悄》高声部。

    2.体会旋律、强弱、速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学生能更加理解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尊敬热爱老师。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

    教学难点:情感启发――音乐与心灵共鸣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教师用竹笛吹奏《秋湖月夜》片断,学生随音乐想象。

    设计意图:因为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心情难免浮躁,引导学生的心回到课堂,让学生沉醉于优美的音乐之中,有利于上课。

    二、设问导入

    1.师生节奏问答:今天先不告诉同学们学习什么内容,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周老师想了解你们现在心情如何,但要求你回答的节奏与我问的节奏一样,,教师用节奏语言问学生

    2.设问:想知道老师的心情如何吗?《冬夜静悄悄》)。

    3.学生从音乐中猜测教师的心情。

    师:周老师的心情究竟如何,学了今天的新课同学们自然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师生问答心情,抓住学生的心,同时最重要的是解决教学中的节奏难点。从音响出发,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幽默与风趣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歌曲教学

    1.教师范唱

    设问:标题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歌曲的意境,歌曲的情绪怎样?表达怎样的情感?可分为几部分?(板书)

    2.随琴唱词

    教师用正误两种演唱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有意唱错让学生改错两种方式来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我送你过木桥”这一句的节奏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刚才我们用什么速度演唱的?为什么?师生互议

    3.视唱歌谱

    音乐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的强弱变化怎样的?为什么?师生互议

    教师指挥学生演唱歌谱,体验力度的变化,

    4.完整演唱歌曲:注意速度、情绪、力度变化、声音、咬字等

    特指出学生演唱歌曲情感不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感受歌曲,学唱歌曲,加强学生的音准、节奏、声音等双基训练,体验速度、力度对音乐形象的作用。音乐是听觉艺术,课堂中始终抓住“听”进行教学,以听歌曲的主旋律让学生来思考歌曲的情绪;以听旋律的变化体会速度、力度的作用;以听歌词的不同演唱方式来克服歌曲演唱中音准、节奏上的错误;以听音乐来启发学生的情感,为下一步情感的引导作准备。

    四、情感深入

    1.你最想念哪位老师?师生讨论

    2.给学生讲述了一位老师献身教育,积劳成疾的感人故事,在舒缓的音乐衬托下,还当场深情地念了一封25年前一位曾被家访过的学生写给这位老师感人肺腑的信。学生此刻已是倍受感动,当我含泪告诉学生故事中这位老教师就是我的父亲时,无疑一声惊雷,在场的师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当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许多学生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座中泣下谁最多,全班学生泪沾襟”。

    3.教师弹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有感情地随音乐哼唱。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师:老师是书,让学生一生来读;老师是参天的树,永远牵学生的路……

    学生深情演唱歌曲,献给所有热爱学生的老师。

    设计意图:揭示本课爱老师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后反思:我把这一课定位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堂音乐教学反思课。

    “新课标”带来了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革新,给音乐教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思想理解不深刻,忽视“音乐本位”,过度追求课堂气氛;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忽视双基学习,过分强调学科的综合。教学的功利化浮躁之风大行其道,这给广大音乐教师增添了困惑:21世纪的音乐课,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对此我进行了深深的思索:

    一、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审美趣味的引领者,人格的塑造者,精神家园的建设者,求真、求实、求美是音乐教学永远不会变的主题。因此,我在教学中追求返朴归真。不偏离以音乐为本的原则,从音乐本质属性出发来上课,情感为主线,倾听为基础,评价为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教风上追求朴实自然,没有提前给学生搞训练,没有华而不实的教学表演。教学手段追求低成本,高产出,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此次我上课仅使用一台录音机(实际只用了一次),一支粉笔,一台钢琴。

    二、新课程中尽管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学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教材也进行了重新编定,但经典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境界与艺术韵味很难与学生的心灵共舞,作品中所蕴含的弥足珍贵的人生观、价值观很难感动他们,成为他们的精神信仰。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让音乐与学生的心灵共舞?在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之后,我认为在知识技能方面,能把握好歌曲的音准、节奏,能完整地演唱好歌曲;体会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作用。但只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音乐是情感艺术,不解决情感的问题,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便无从谈起,教学最终要让歌曲的思想情举内涵深入学生的心灵。歌曲的情感启发引导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走近灵魂,以情育人成了教学的最高目标。

    实践证明,凡是上过这一课的四年级学生不仅对这一课难以忘怀,而且都普遍在语言上、行动上更加理解尊重老师了。一堂好课不仅是教师教学技术的体现,更是教学思想的体现,是思想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1、唱《雪绒花》

    2、听《Do-Re-Mi》、《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Do-Re-Mi》

    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平时你们都爱看哪些电影?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有一部曾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同学们看过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奥地利有一位叫玛丽亚的修女,很喜欢唱歌。她在给一位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时,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感染教育孩子。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其中的几首歌曲。

    2、欣赏《Do-Re-Mi》

    3、师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4、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雪绒花》

    1、导入,欣赏《雪绒花》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比《Do-Re-Mi》更受人们欢迎的歌曲,叫做《雪绒花》。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播放多媒体课件)

    2、师: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刚才的音乐中,出现了一段上校与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断,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属于哪种演唱形式?(是轮唱,但这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种严格的'完全重复的轮唱,它是有的地方轮唱,有的地方又合起来。)

    3、学唱旋律:

    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哼唱,注意口腔内打开。

    (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现在我们来看这首歌的乐谱,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请同学们听老师发一个音,“lu”,请你们也试着发这个音,嘴型要圆,口腔打开,声音往眉心这儿集中,体会一下,你的眉心处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强弱规律。

    ③现在旋律熟悉了,那你们能将歌谱唱一唱吗?试试看,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也没关系,我们就听一遍。

    ④学生动手,分析歌谱。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乐谱难吗?其实并不难,你们看,(课件出示四块分乐句写的谱块)。这首乐谱中有些乐句是相同的,有些乐句是不同的,你们能找出来吗?谁能上来重新组合一下,把相同的放在上面,不同的放在下面。

    (生操纵鼠标重新组合)

    请同学们先将第2和第4句唱一唱,体会一下它们是不是相同的?(生自由练习)

    请同学们再将第1句唱一唱,与第2句和第4两句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自由练习,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第1句的起伏没有2、4两句大)

    第3句与它们都一样,注意听老师唱一遍,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八分休止符)同学们唱时在这儿可以很快地吸口气,跟着老师唱一唱。

    4、学唱歌词

    现在请同学们看歌词,试着将词填进去唱一唱(生自由唱)。

    难不难?都是一字一音。请你们这一遍把声音放出来唱。

    纠错后再跟琴齐唱

    5、歌曲处理:

    同学们唱的真好,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点,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声音柔和一点。)

    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来说,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强一点)。

    让我们有感情地将这首歌唱一遍。

    四、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导入:同学们《雪绒花》唱的真好,很优美。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演唱这首歌的第一段,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师演唱第一段)

    2、师: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3、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个电影片断,请同学们在看有趣的木偶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首歌与《雪绒花》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播放多媒体课件)

    五、总结

    1、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一首歌可以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请同学们想一想,就《雪绒花》这首歌,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2、为了便于统一,我们规定一下:第一遍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一人领唱时,其他同学第一句哼鸣,第二句唱“啊”。第二遍由老师来和你们进行合作。

    3、今天欣赏的三首歌曲同学们喜欢吗?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更优秀的电影歌曲,到时候,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六、下课,师生告别。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1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歌曲用单二部曲式完成。歌曲的旋律辽阔、悠扬,非常深刻地表现了蒙古族牧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及对幸福生活无比赞美的欢乐心情。《天堂》是一首演唱者自己创作和演唱的具有浓郁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通俗歌曲。歌曲由两段体构成,并有前奏和尾声,体现出蒙古族长调音乐风格,并有创新。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普遍都进人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课堂表现力不如低段的学生,对真善美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渴望。该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好、演唱及表演能力强、对教材的音乐作品能有自己的见解,表现真实。为了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情感进发与释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挖掘学生的内心情感,充分地用歌声抒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表现自我。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孩子们热爱自己家乡的情绪情感

    2、通过演唱、聆听、舞蹈等环节感受体验蒙古族音乐进而喜欢蒙古族音乐

    3、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分类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渗透教学法、情境体验法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律动(筷子舞》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人青春期,从心理上分析大都羞涩于个人在肢体上的表现。教师在课的一开始设计律动表演《筷子舞》,更多的是激起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喜爱,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三)新课学习

    1、情境模拟,自然导人

    (1)教师讲解并模拟蒙古族的祝酒场面,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互动环节,使学生对蒙古族人文风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现场气氛是次要的,而学生的真实感和参与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本环节时没有采用视频观看,而采用的是教师的范唱和动作模拟。

    (2)教师由“祝酒场面”的表演逐步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分析歌曲《祝酒歌》。

    师:蒙古族被大家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离不开马,“骏马”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第一大宝。那同学们知不知道第二大宝是什么呢?猜猜看!想一想!对,是大草原。

    (3)揭示课题《来自草原的歌》。

    2、作品欣赏,由表及里

    (1)初听作品,感受旋律美。

    师:首先,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前请大家轻轻闭上你的眼睛,根据老师朗诵的歌词,在脑海中想象你心中的.画面。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歌曲的歌词和意境自制了视频。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唯美的音画,就极大限制了学生对大草原的想象。所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目的就是让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通过草原、彩蝶、骏马、牧羊姑娘等词语在学生脑海中勾勒自己心中的草原形象,为后期观看视频埋下伏笔。

    师生交流。

    (2)复听作品,体会音画美。

    ①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自制视频。②在学生被视频陶醉之时,和乐哼唱,并画出旋律线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预设学生回答:辽阔、悠扬、婉转、抒情。

    师小结: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节奏工整,结构长,情绪辽阔、悠扬,婉转抒情。

    (3)再听作品,用情抒发美。

    ①出示课件,介绍德德玛,感受她对家乡及歌唱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之情。②表现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③老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师生交流,自然地引出歌曲《天堂》。

    3、作品欣赏,择机释情

    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家乡比作“天堂”。天堂是什么?天堂象征着至高无上、快乐、纯洁。这个人就是对本民族音乐情有独钟的腾格尔。这首具有浓郁音乐风格的通俗歌曲《天堂》是他自己创作和演唱的。那么我们来聆听感受这个“天堂”般的大草原是什么样的。

    (1)欣赏歌曲,引出问题:①捕捉表情:陶醉而投人。②体会情绪:悠长并深情。③对比风格:激情对粗犷。④归纳主体:热爱并赞美。

    (2)演绎歌曲,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高潮部分的学唱,唤起孩子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人情人境,情到深处,放飞心灵,宣泄情感,对歌曲进行演绎。

    4、拓展知识,提高素养

    (1)教师讲解蒙古族民歌“长调”和“短调”的定义及特点。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本课的两首蒙古族歌曲在创作上哪首采用了“长调”风格,哪首采用了“短调”风格。

    (3)聆听长调,师生交流。

    师:“长调”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今天欣赏的两首蒙古族民歌都在创作上虽然都采用了“长调”风格,但是它们不是真正大草原的“长调”。诗人席慕容曾亲临大草原现场聆听了“长调”。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当你在大草原上听到长调的歌声,风能停止呼吸,云能停止移动,马能掉下眼泪,女人能停止挤奶,男人能拉住组绳。”可见长调带给人们的视听震撼有多么强烈。

    (4)结合实际,拓展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①20xx年,国家正式将这种包括长调在内的“原生态唱法”列人“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说明国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崭新而深刻的认识。借助媒体展示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增进了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②师生讨论模仿“长调”的特点:颤音。明确:这种歌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歌唱技巧。

    5、课堂小结,给予希望

    今天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起点。老师希望从你们身上能够看到这种宝贵文化的传播,将来把它放扬光大。

    课例点评

    首先,本课教学设计新颖,将“热爱民族音乐,热爱家乡”为主线贯穿其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成功”,课堂的开场环节“筷子舞”热烈奔放,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期间充分地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和教师良好的个人专业素质,为整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本课教学中难点突破自然,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从听、唱、跳、演等环节上自然地将重点一一化解。本课教学所选的两首欣赏歌曲均表达了一种隽永、深长、令人回味的深刻情感,教师在这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表现力上不如低段学生,比较矜持、害羞,故在表演环节上显得学生配合不够,但是音乐中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正需要一种深刻的沉静,反而弥补了学生的不足。

    第四,课堂总结环节设计得别出心裁。该教师打破了一贯的教师进行课堂总结的惯例,用一句话对本课进行了总结,效果显着。

    第五,授课教师教态良好,个人整体素质较高,专业能力强,调动学生能力强,语言流利、措辞严谨。

    第六,从国家课程教育改革来看,教师设置情境由旧知牵引新知,过渡自然、流畅,充分体现教改理念。自始至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能和学生产生共鸣,师生有一种共同的心灵感悟,感受草原的美、大自然的美,使音乐知识融人心灵深处。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

    多媒体,钢琴,笛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经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到底怎样呢?

    生:学生小组讨论。

    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谁的听力厉害,能分辨出老师演奏的歌曲片段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教师演奏笛子片段《扬鞭催马运粮忙》和《牧羊曲》。)

    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抢答.(欢快的,强烈的,抒情,深情的。)

    三、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歌曲。

    师: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啊?力度怎样的啊?,歌曲可分几段?

    生:深情的。柔和的

    师:点评。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按节拍朗读歌词(分组读)

    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师: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轻轻跟着哼唱

    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师: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嗯。“小羊咩,咩。咩,咩。”)

    生:兴趣高涨地练起来。

    师:在此时,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基本上会唱了,那让我们来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好吗?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发挥想像: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想呢?她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们是小红,你们又会怎样做呢?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心底体会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情。)

    六、最后,播放音乐。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歌唱是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我们的唱歌教学不能仅把学会歌曲当作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要把最终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歌唱”,即学会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描述情景、与人交流。

    《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的劳动场面。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采用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方整,节奏型相同。旋律以模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在每一句的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第二乐段是歌曲的二声部乐段,第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旋律以四度的模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整首歌曲节奏紧凑,旋律具有跳跃性,很好的.表现了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苹果丰收》,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指导学生表达歌曲喜悦的心情。

    2、通过学唱《苹果丰收》二声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并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轻巧活泼的声音表达歌曲中所描绘的丰收景象。

    难点:歌曲中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大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送走了夏天的炎热,迎来的是秋天的美丽。(课件)语文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秋天:鸭梨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羞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闪光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啊,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色。

    大家快看,有一位姑娘用她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丰收了。你们能认出她是哪个民族的姑娘吗?她手里拿的乐器是什么?这件乐器的声音有怎样的特点?(课件)

    (朝鲜族姑娘长鼓舞)

    二、乐器简介,节奏训练

    (简介)师:大家一定对音乐知识有着丰富的积累,老师很钦佩。刚才一段舞蹈是朝鲜族姑娘为我们带来的长鼓舞。她手中的乐器叫做长鼓。(课件)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姑娘们跳的长鼓舞风格优雅,小伙子们跳得长鼓舞活泼潇洒。

    老师听到了他们庆祝丰收的鼓点声,你能读出这个节奏吗?

    1、教师演奏:学生读节奏。

    2、丰收的场面只有鼓点还不够热闹,我们把这个鼓点加入到音乐中吧。(初听《苹果丰收》伴奏。)

    三、二声部学习

    1、师:大家这坚定有力的鼓声一下子就把老师带到了热闹的丰收场面中。老师要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听听看,老师的歌声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比比谁的记忆力好。带着我们的鼓点听。(第三句旋律唱曲谱。先唱低声部)

    生唱:可以用钢琴做音高固定。

    【培养学生记忆旋律的能力。能在钢琴的辅助下基本准确的模唱出旋律】

    2、大家的歌声可真动听。老师这次要请大家连续唱两遍,在你们第二遍的歌声中老师会加入另外一种声音,仔细听我唱的旋律是高了还是低了?

    师:高声部用LA来演唱。

    【让孩子们知道倾听对方声部的重要性,并能准确的分辨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3、二声部旋律练习。

    (在二声部开始前一定要声部分开练习)两个声部的节奏几乎完全相同,体会高声部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高声部:姑娘们的性格甜美、细腻——声音明亮

    低声部:小伙子们的性格深沉、稳重——声音低沉

    四、学唱歌曲

    美妙的声音在于和谐,老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朝鲜的孩子们用和谐的歌声所表达的丰收吧。

    1、(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你在他们的歌声中找到了我们共同的丰收旋律吗?请举手示意老师。

    我们唱唱看。二声部旋律填词演唱。注意二声部的和谐统一。

    2、跟伴奏音乐,师生接唱。第一、二、四句老师唱。第三句分声部学生唱。

    纠正错误。(结束句旋律:第一遍教师唱高声部,第二遍教师唱低声部)

    3、跟伴奏再唱。把我们那欢庆的鼓点声也加入到你们的歌声中。并请孩子们注意结束句,老师两遍唱得有什么不同。

    4、结束句的演唱。分声部学生唱。

    5、跟伴奏。教师演唱齐唱部分,学生演唱二声部部分。

    6、学生整首歌曲演唱

    五、结束语:同学们,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怎能让我们唱尽丰收的喜悦。老师把这首歌送给大家,仅仅是想在同学们的心中撒下一颗种子,愿大家以后的音乐之路能够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摇篮曲》

    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音的强弱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聆听、模仿、演唱杜鹃的叫声过程中,逐步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表演歌曲《顽皮的杜鹃》。

    3、在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

    曲谱的准确演唱及简单二声部歌唱教学 。

    【教学方法】

    图谱教学法, 情境法 等 。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今天的音乐课我要为你们介绍一位动物朋友,它的歌声非常有特点,听听看,它是谁?(播放布谷鸟叫的声音)

    导出:布谷鸟。(又叫杜鹃)

    二、歌曲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仔细来听。

    聆听后,出示课题《顽皮的杜鹃》,并有感情地读读。

    2、模唱“咕咕”,激发兴趣

    你能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一起来唱唱它的叫声? 听老师唱的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出顿音记号)

    【设计意图:歌词“咕咕”是整首歌曲的最大亮点,聆听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也要通过演唱带有力度记号的“咕咕”从课堂开始就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欢乐的学习氛围】

    3、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杜鹃的叫声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呢?听歌曲,数一数。哪一次的叫声不同?

    【设计意图: 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

    4、师生合作,学唱歌曲

    ①合作演唱

    ②合作表演

    当杜鹃高兴的时候,就会“咕咕咕咕”对着人们唱歌,我们也一起来模仿一下它的样子吧。(师生呼唤;生生呼唤;全体跟随音乐呼唤)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真正的实现师生互动,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体现“生本智慧课堂”的要求】

    ③歌词记忆,先读后唱

    仔细听,它到底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跟着伴奏有节奏的读一读?跟着琴再来唱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咬字吐字、节拍强弱及音调高低】

    ④歌词巩固

    增加难度,能唱出来吗?

    5、重难点解决

    ①感受低音

    杜鹃哪里飞的最低,仔细来听?(师唱,图形谱)

    杜鹃在起飞的时候是最低的,所以5的下面加了一个点,叫做低音点,像小轮子一样帮助它起飞,伸出手指画旋律线来感受。

    ②认识低音 找出其他低音并感受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曲谱学唱环节的'枯燥,我将低音概念形象化,先感受,再由教师讲解,最后学生运用——找出其它低音并演唱,环环相扣,有趣易懂】

    6、歌曲处理

    当你走到草地上听到杜鹃唱歌,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才不会打扰它?(师引导生说出轻声,快乐等)跟伴奏完整演唱。

    7、二声部拓展

    优美的歌声吸引来了另外一只杜鹃,听听看它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来唱唱它的叫声(师弹琴,叫声唱“31”) 生生合作:

    ①两声部单独唱

    ②两声部分别进入,找音准位置

    ③完整分声部唱

    ④师生合作,进行巩固

    ⑤加入歌词,力度记号演唱

    尾声处理:听听它们怎么飞走的?两声部来接唱?一起飞走?分声部完整的来演唱,一起送小杜鹃回家。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5 3”音准已经熟悉的基础上,加入简单的二声部训练。

    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尾声处理等几部分,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并演唱,了解二声部演唱的要求,培养合唱意识】

    三、《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森林深处的杜鹃鸟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歌曲

    乐曲中的“咕咕”声是由单簧管演奏的。这首乐曲叫做《森林深处的杜鹃》,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作品,我们还学过她的的《狮王进行曲》。

    3、复听歌曲

    老师想邀请你们沿着脚印来呼唤一下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计意图:单纯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仍然以“咕咕”作为主线,沿着脚印来表演,这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也能更好地理解乐曲】

    四、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wenku/wenshu/xlxy/24268.html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