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长着海棠的亭子中午时分还淋着细雨,仅仅片刻之后,鲜艳的花朵就全部开放了。老去的人爱怜着娇嫩的花蕊,对着海棠花什么都说不出口。
从军书急报传来的万里之外,传来了蒙古人大肆扫荡侵犯的消息。可怜锦江头处的川蜀之地,战火依然那样,没有停息啊。
疏雨:细雨。
一饷:吃一顿饭的时间,片刻。柳永《鹤冲天》:青春都一饷。饷,古代指军粮,饭食。
胭脂:用于化妆或者作画的红色颜料,此处指鲜艳的花朵
惜:怜爱。
羽书:古代的紧急军事文书插有羽毛,故称羽书。
狐嗥兔舞:指蒙古人的侵犯。词人作此词的三年前,蒙古军便开始侵扰四川,作此词的一年前,蒙古军已连败宋军,到达合州(今合川)。
濯锦古江:即锦江。代指遭受战火的四川,至今四川还有以“濯锦之江”命名的锦江区。
飞景:宝剑名。曹丕《典论》:“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造百辟宝剑。长四尺二寸,淬以清 漳 ,厉以礛诸,饰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飞景。这里代表战火。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其二。宋代。晁补之。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溯龙门鬣未乾。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仙姑对奕图。元代。黄庚。 碧玉花冠素锦裳,对拈棋子费思量。终年不下神仙着,想是蓬莱日月长。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明代。吴与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四月八日漫作。。弘历。 浴佛传佳节,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忆当年。儿女花真幻,昔今时久迁。齐云遥在望,愧我未忘缘。
海上杂诗 其一。。汪精卫。 朝晖流影入云罗,尽熨风纹似镜磨。一种清明和悦意,欲将坦荡托微波。
思贤书院十首 其一 青龙桥。明代。孙一元。 石梁无病涉,杖屦时相逢。昔闻横空霓,今见跨水龙。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原文,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朗诵,吴潜的诗,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分享网址:http://www.xs27.cn/gushi/410403.html